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20: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4 03:27
黄梅戏,起源于十八世纪后期的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带,原名“黄梅调”,后在安徽桐城与安庆交汇处发展出独特的“怀腔”或“黄梅调”。1921年,《宿松县志》首次正式使用“黄梅戏”这一名称。黄梅戏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清乾隆到辛亥革命,采茶调、江西调等民间小戏在戏曲和民间艺术的影响下形成,逐渐发展为包含完整故事的本戏,如“串戏”。
第二阶段,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黄梅戏职业化并进入城市,受到京剧、越剧等其他剧种的影响,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显著变化,如《文素臣》等连台本戏的出现,音乐和表演也有所创新。
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今,黄梅戏在严凤英、王少舫等艺术家的推动下,发展出大批优秀演员,剧目丰富,如《天仙配》等,其中《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等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艺术特色上,黄梅戏剧目繁多,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大戏,也有描绘农村生活的轻喜剧。解放后,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和现代作品如《春暖花开》等,进一步丰富了剧种内涵。
湖北黄梅戏的发展与省委、省政府的“把黄梅戏请回娘家”口号密切相关,通过成立剧院、聘请艺人、设立艺校等方式,培养了大批人才,如《未了情》和《双下山》等剧目在艺术节上获奖,提升了黄梅戏的影响力和艺术水平。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声誉。其发源地,一说为安徽怀宁黄梅山,另一说为湖北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