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纵横论(2000字以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4 00: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4 11:58
如同市场竞争为策划人士提供了发挥作用舞台一样,三国集团纷争也为谋士提供了纵横捭阖的舞台。
三国时代是继春秋战国之后,我国历史上又一次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时代。所不同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多于策划家,三国时期,策划家多于思想家。
知识分子参与实践就是策划家,着眼于理论即为思想家。
策划家是有职业的,有打工单位,工作是给老板当参谋,因而人们常用“谋士”来称呼这类知识分子。“谋士”不是职务,是这类人的通称。谋士也分等级的,什么行军教授、什么行军司马、什么军事、什么军中从事等等工作都是谋士。
三国谋士继承了古代知识分子传统,把“帝师”当作自己最高职业目标。
这是中国文化人出身决定的。在人类的上古时代,有一个协助部落联盟酋长(或头领)协调人与天神、地祗、人鬼之间关系的具有特殊身份的巫职业,这是中国第一代文化人。他们作为时代的智者、圣者,被王者尊重,称为“王者之师”。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风后,力牧,常先,大鸿、南正重、火正黎是黄帝、颛顼时期大巫,通天通地、司理宇宙、管理社会的智者、圣者。尧舜时期有一个文化人集团辅佐建设国家:“于是以垂工为共工”,“以益为朕虞”,“以朱虎、熊罴为佐”,以伯夷“为秩宗”,“以夔为典乐,教樨子”,以龙“命汝为纳言”。尧舜设五官,这里垂是上古工匠之官,益为掌握山泽鸟兽之官,朱虎、熊罴辅佐,伯夷制订国家法典和祭祀礼仪之官,龙为纳言之官。到了殷商时期,伊尹、傅说,西周的姜太公,春秋时的管仲都建立了让历代文人羡慕的功绩,成为文人实现抱负的楷模,为历代文人所景仰。
三国谋士为了实现当帝师的目标都选择有条件当皇帝的人来辅佐。袁绍、曹操、刘备、孙策、孙权等有条件成事的人身边都集中了大批谋士。
曹操集团最重要的谋士是荀彧荀文若,他为什么反对曹操称帝呢?因为在他的骨子里是想在正统集团里为皇帝服务,虽然他接受丞相曹操的领导,但他以为这是为皇帝服务,曹操称帝等于降低了他的人生目标。
诸葛亮也是有这样远大抱负的人,他是怎样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呢?他认为跟随刘备就等于为正统皇帝服务,刘备是大汉皇叔,他们建立的政权是“蜀汉”。将“蜀”加一个“汉”字就提升了他理想目标,他做的帝师是正统的。
说到诸葛亮,他同荀文若一样是最不超脱的人。曹丕称帝后,诸葛亮为首的文人集团带头鼓励刘备称帝。希望在刘备成就帝业的基础上也成就他们“帝师”的梦想。
三国谋士也继承了古代知识分子长于务虚特点。
古代知识分子以张良为例。他本来是韩国贵公子,与项梁一样也有自立的条件,都是“*”,为了恢复被秦灭亡的韩国,他不惜雇勇杀秦。但最后经过“黄石”老人的培养从一个武士进入到文人的行列里了,文人的心理发挥了作用,不愿意挑头从事独立的“实业”道路而最后成为刘邦的高参。
知识分子的这个特点使后来许多知识分子本来自己有独立开创一番事业的能力与条件,但他们往往却放弃创业之路,宁可给某个老板当高参、做副手、搞策划、做宣传,锦上添花。
陈宫就是这类谋士。他原来是一个县的“*”,有一定的经济、军事实力,有条件招兵买马自立,但他却放弃了自己当首领的机会,先要辅佐曹操,拥戴曹操当首领,自己给曹操当参谋,后来投靠吕布,给吕布当参谋。
三国谋士也具有知识分子共有的特点:
一是善于权变,有奶就是娘,选择有利于自己生存的环境。“良禽择木而栖”,这是善变、动摇的知识分子给自己多变做的体面与合理的解释,如许攸、贾诩、法正、司马懿。
司马懿作为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为最高统治者重用与防范。所以,他长时间处于韬晦状态。权变是他生存与发展的原则与方法。否则他也很难笑到最后。
二是自保与巩固地位。诸葛亮进入刘备集团除在赤壁之战过程中举荐过庞统外,从没举荐过其他人,从而使刘备不得不只依赖于他一个人的智慧。他是在什么情况下举荐庞统的呢?是在刚刚加盟刘备集团需要以政绩获得刘备认可的前提下才举荐的庞统。在斡旋孙刘联盟的活动中,庞统帮助了诸葛亮,所以,诸葛亮为庞统给刘备写过一封推荐信。一旦他在刘备集团处于核心智力地位,他就再也没有做过荐才之事。“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蜀汉政权这种后继无人的局面与他突出自己、不敢引用比自己强的人的特点不无关系。
说到这一点还得浪费一点笔墨,在庞统与诸葛亮之间,刘备对诸葛亮尊敬有加,但始终是保持距离的,说明刘备是认识到诸葛亮缺点的,诸葛亮在刘备面前也始终处于战战兢兢、谨小慎微、鞠躬尽瘁的态度。如临终托孤时诈诸葛亮:刘禅如果不值得辅佐你可以取而代之?如在刘备出现失误事件前后,诸葛亮并没有劝谏。这些细节都说明他们之间心理是有芥蒂的。刘备对庞统却有哥们之情,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对此展示的很到位。庞统跟随刘备入川,诸葛亮在荆州很吃醋,很难受,有一种失落感。而刘备却将失恋的痛苦向庞统倾诉倾诉,说明他们关系不一般,有兄弟之情了。庞统说:“去者自去,来者自来,情缘已了,主公珍重。”
三是争宠与邀功。诸葛亮与李严,两人的矛盾是文人互不服气的心理造成的,当然也有刘备有意识在诸葛亮与李严之间制造矛盾以达到相互制衡手法有关。袁绍集团田丰与沮授、审配等矛盾更为突出。
四是有气节的谋士在历史舞台上很难走得更远。如刘璋集团王累。
谋士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文人的特点决定这个阶层在历史上很难成为领导阶级。所以,任何历史变革都不是由知识分子阶层发动的。文人倡导的改革也从未为当局重视,文人造反三年不成,*家对文人的笔墨是不在乎的。*对此看得最为清楚,他把知识分子当做*的同盟军、团结的对象而不是*的主力军。追问我之前已经看过这篇了。能否加些自己的思考?
追答- - 两千字,自己思考,为了十分,我得写到半夜。。。。体谅一下咱们把,自己的思考自己加上去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