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事都是“不去做,然并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08:3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17:34
比如说常常听罗辑思维这个节目,你会发现他的观点经常会冲击我们现有的三观。
再比如说我读过《失控》这本书,他讲到接下来十二年时间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东西,而是如果我读了你没有读。那这些信息对我来说,在我们两个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不对称。我把这些我读的书里面我理解的东西整理出来,讲给你听的时候或者写成文章的时候,就会造成一种我知道的比你多,就会造成信息不对称。
那我们怎样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呢?我们怎样才能慢慢的变成懂得跟别人差不多呢?阅读量的增加,是可以立即减少这种情况出现的一种非常好的办法。所以有句名言,就是说“你不是没主意,你是读书少”。
既然我们知道阅读量是减少我们这种信息不对称的一种好的方法,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将你的阅读量增加十倍呢?
为什么说十倍。因为我们普通人的阅读量,一年的话可能就四本还是多少本,所以如果增加十倍的话这种那就是40本,换算下来,至少一个礼拜要读一本书。
这个目标可能不是很大。很多人还是会说我做不到,我一个月读1本就算很不错,即使一周读一本书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难以办到的,那有没有好的方法呢?
方法的第一要诀就是要做阅读的国王主人,你要主动阅读,而且你只读对自己重要或者喜欢的书。有人又要问了,即使是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可能那么快读完吧?
那怎么做到呢?第二要诀就是你把自己每天的阅读时间*的三十分钟。这就是相当于说当我们每天拿起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告诉这本书说,我今天只有三十分钟,如果你不能说出我想要的内容,我会把你扔掉。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边提到了一个检视阅读。那在这本书里的其实做了一些扩充和完善,形成了一个具体三个阶段我们来看一下这三个阶段是什么?
第一个阶段,用5分钟的时间预览一本没看过的书。预览目标:封面,副标题,目录,图标,最重要的是序言的写作目的。这本书大概分了几个部分,这些都可以在5分钟内快速了解一下。当你翻完目录、序言、后记之后。那把这些看完之后,基本上就这个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基本上通知五分钟就知道这本书你该看还是不该看了。就像我们相亲一样的,简单了解一下。
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那就是去找关键词。扫读全书一页一页的快速的去找。那这种扫的过程中,你关注的关键词就会浮现出来。有人会怀疑怎么会轻易出现?每页翻个3、4秒就能出现。其实,在我们的认知心理学有个词叫“色彩欲”,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你决定你要看到红色。假设你给自己一个暗示,当你出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你没有关注过的东西上会出现大量的红色元素。这就是色彩欲的心理概念。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同样是这样,当我们对这些关键词。输入一个对我们大脑输入一个指令的时候,你快速的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关键词会自动的浮现出来。所以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拿一支笔,我们把这些关键词标记出来就可以了。
第三阶段就是去跳读这些你标记过的地方。这个时候,可能就是要你放慢速度来读了。
那你会说我这个时候我只有三十分钟,前面两个这种预览和扫读我已经可能已经花去一半时间了可能留给我跳读的就剩十五分钟。没问题,十五分钟的时间对一本书来说,对你的标记的一处地方来说。其实已经足够了,就说你标记的一个片段用十五分钟时间来都绰绰有余。当你有第二个三十分钟的时候你就可以再去多读几个你标记过的地方就可以了。所以他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当你时间充裕,你也以多读几个标记的地方,当你时间不够,你读一两个就可以了。值得提醒的是。第一,三十分钟的限定不是死的,就是在最开始的时候你可能把每天的阅读时间设为一个小时,把刚才那三个步骤每个时间都放长,比方说看目录我先看雪我说话十分钟,扫读也花个十分钟,然后就花了四十分钟,都没有关系。无论是三十分钟读一本书,还是一个小时多一本书。其实都是讲究说要循序渐进的去练习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关于阅读方法,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书,推荐三本对我觉得比较经典的,
第一本是《王者速读法》,它就是把三十分钟速读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介绍,然后用的也是一种故事画的形式来讲解,所以非常好读。
第二本是《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在职场当中如何去快速阅读的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方*的书籍。
第三本是《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是所有阅读方法的老祖宗。这本书在你读书的过程中肯定绕不过去,你还是要回到这个原点来。
不过,不管怎样,所有的事都是“不去做,然并卵”。当你懂得一些快速阅读的方法的时候,你接下来可以选择去尝试,也可以选择不尝试;你可以选择一周尝试一次,你也可以每天尝试一次。加快阅读尝试的频率会让你的这种响应能力或者说试错就是你看这种方法到底是不是适合自己?让这种方法和自己的现在的读书方法进行磨合的话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