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3:4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0 19:37
根据岩体与围岩接触关系的成因不同,接触关系分为侵入接触、沉积接触和断层接触。
1.侵入接触
岩体侵入于围岩中称为侵入接触。主要标志是:
(1)岩体边部有较细粒的边缘带或冷凝边,原生流动构造受接触面控制;
(2)岩体内有围岩的捕虏体;
(3)在围岩中有岩体延伸出去的岩枝或岩脉穿入;
(4)环绕岩体的围岩有接触变质现象,呈晕带状,其变质程度离岩体越远越弱(图8-1)。
侵入接触关系说明侵入体的时代晚于围岩。
就接触面的性质来看,有平的、波状的、港湾状的、锯齿状的、枝叉状的、顺层贯入的以及更复杂形状的(图8-2)。对于平的和波状接触面,可直接在露头上用罗盘测量其产状要素,其他形状的接触面则不能直接测量,需要在一定距离内估计其总的产状,或选择其代表性地段测量。
图8-1 岩体与围岩呈侵入接触关系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2.沉积接触
侵入岩体遭受风化剥蚀后,为沉积层覆盖的接触关系称为沉积接触。主要特征是:
(1)侵入体对上覆岩层没有任何接触变质影响;
(2)在上覆岩层的底部有下部侵入岩的砂砾或矿物碎屑;
(3)沉积岩层理与接触面平行;
(4)在接触面之下、岩体之上,可见不平整的侵蚀面和古风化壳(图8-3)。
图8-2 接触面的性质(转引徐开礼等,1989)
a—平的;b—波状的;c—港湾状的;d—锯齿状的;e—岩枝叉状的;f—顺层贯入的1—花岗岩;2—接触蚀变岩;3—围岩
图8-3 皖南休宁花岗岩体与皖震旦世休宁组砂岩沉积不整合(据李应运)
①粗粒斑状花岗岩;②风化蚀变花岗岩;③含粒花岗质碎屑岩;④砂岩
(5)接触处岩体—边没有冷凝边;
(6)接触面常切过流面和流线;
(7)切过岩体的断层或岩脉到接触面处突然截止(图8-4)。
沉积接触关系可确定侵入体的形成时代早于上覆地层。
在研究沉积接触时,应当特别注意底层中的砾、砂、碎屑矿物与下部被覆盖的侵入岩体是否一样。
侵入体与围岩沉积接触关系多半十分清楚,容易判断。但有时不然,如花岗岩体与一种由花岗岩风化堆积的成分外貌酷似花岗岩的“花岗质碎屑岩”(如长石砂岩等)接触时,界线不易找寻,关系不易判定。不过,只要工作细心,完全可以确定。
3.断层接触
侵入体与围岩之间为断层关系称之为断层接触。典型的标志是:在接触带上往往有破碎带、糜棱岩化带、断层角砾岩、断层擦痕,构造透镜体等;在接触带两旁有时节理、裂隙特别发育,或有牵引褶曲(图8-5)等。
图8-4 断层及岩脉在接触处截止
图8-5 断层接触
断层接触关系不能确定岩体的时代。
超基性岩体中常见断层接触关系。但由于不易看到破碎现象和围岩的热变质现象,往往被误认为是侵入接触(图8-6)。因此,在观察基性、超基性岩体与围岩关系时,要特别细心。目前认为超基性岩体的侵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固态构造冷侵入,另一种是粥状侵入。如果围岩的热变质和破碎带都不清楚,而能够查明岩体的粒度变化与离围岩的远近无关,岩体遭受变质的级别与围岩变质的级别很不协调等,则多半是固态构造冷侵入,那么岩体同围岩之间多半是断层接触。
图8-6 吉林某地基性超基性岩体
①辉长岩带;②古铜辉岩带;③橄榄岩带;④黑云母片岩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0 19:32
侵入岩与围岩的接 触关系可清晰地分为以下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