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4: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2 14:09
西夏,由党项族建立,起源于羌族分支,在历史的变迁中于西北崛起。1003年,党项族攻占凉州,1036年建立了西凉府,凉州随之成为西夏王国的重要辅郡,历时200余年。在这个过程中,党项族创造了独特的文字——西夏文。元昊时期,元昊自创并推广西夏文,视为国字,西夏文被广泛应用于官方文书和学术著作中,与各国交往的公文也使用西夏文。
蒙元灭亡西夏后,西夏文并未消亡,直至明代中期仍在使用。然而,到了后期,西夏文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凉州自清代以来,出土了大量珍贵的西夏文物,如国宝级的文物和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发现,为研究西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其中,西夏碑尤为关键,1804年张澍在武威清应寺发现的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碑文一面为西夏文,一面为汉文,因其神秘性曾被称为“天书”。直到1908年《蕃汉合时掌中珠》的发现,揭开了西夏文的秘密。罗福成在1932年对西夏碑进行了全文翻译,使其成为研究西夏社会、经济、民族关系等领域的宝贵资料,近两千个西夏文字更是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的活“字典”。
凉州西夏文物的丰富发现和研究,对今天理解西夏历史文化的深度提供了重要窗口,展现了党项民族的独特贡献和西夏时期的繁荣景象。
西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西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夏文字则是西夏文化中最为耀眼的明珠,放射出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