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沈壮海讲价值观听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3: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7 21:36
观沈壮海教授《价值观的力量》有感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价值观,百度百科上是这样写的: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用几句话把一个含义深刻的词解释清楚是不容易的,上面的解释我也是看了好几篇也才有逐渐了解。
在观看沈教授对价值观的力量的讲解时,我简单做了笔记。他是以历史的发展的顺序,借以事件来讲解的:中国的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外国列强侵略中国时对中国的认识及当时大清王朝的内部的实况——》梁启超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起笔书写对国人的反思(为我)——》日本在华间谍宗方小太郎的对中国的探查——》爱国人士方志敏狱中慷慨书文《可爱的中国》——》为新中国核武器等硬实力做出巨大贡献的“氢弹之父”于敏——》当下的青年。他以历史的实况一点点诠释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历史价值观。
那么接下来我将从我对价值观的认识基础上稍微对沈教授的教课做进一步的阐述。价值观,分开来 价值, 观,那什么是价值?价值就是有意义,对于人或某件事物有用,有益。观,就是观念,看法。连在一起就是对(事物事件)意义的看法。所以就此来说,不同的人,对于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这是基于每一个人对身处生活环境的认识的不同造成的。
对于中国近代来说,拿甲午中日战争来说,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从一个落后弱小的封建国家迅速地发展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被其他强大国家欺辱的命运,但岛国的资源匮乏使得日本为了工业的发展不得不把目光瞄向地大物博的中国。但起始时,日本当然还不敢对中国轻举妄动,因为历史给他们的认识是中国一直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而且人口众多,一旦与其开战,吃亏的是自己。但随近代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打压及日本派人队中的探查,使日本知道原来强大的中国已不复存在,华丽富贵的表面下隐藏着腐朽破败。这时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转变。于是由来已久的侵略战争便将一触即发。其实对于国家之间的战争,就从其价值观来看,如同两个人内心的较量,日本在对中国有新的认识之下,作出对自己有利的一步,即在其思维感官对中国实力的认识下,所做出发动侵略战争的判断与抉择。之后梁启超在对中日甲午战争的认识中作出了反思,他是在对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的历史事实上做出自己认识与理解:中国的战败看出中国的落后,看出清政府的腐朽。到后来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内斗,爱国志士方志敏身处狱中,有心无力的他慷慨激昂写下十六篇计十四万字文稿,其中《可爱的中国》一文中表达了对中国母亲的深深的爱意和母亲的孩子迷茫沉沦无念救母的痛恶之情。在他的价值观里,中国母亲倾心倾力养育着她的儿女,一定是要儿女去报答的,但现实却是中国母亲在身受其辱时,她的子女还在窝里斗,所以他悲愤,痛恨与惋惜。
之后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物资匮乏,技术落后。在国亡又成之时,多少有志之士为报成国立家之恩,置身投向为国家的建设之下。在他们看来新中国的成立让他们从此有了幸福生活的可能,定要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于敏,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投在了为国家核武器的研究与发展的历程中,但他无所怨念,因为在他的价值观看来,这样做便是他一生的价值所在。而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以来,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家的实力进一步提高。在这时作为青年的我们价值观又是如何的呢?历史的发展历程教导我们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在享前辈努力为我们创建的幸福国度之时,我们更要学会去维持与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在掌握一定的本领基础下,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当代下青年人心中的价值观,而社会的发展便是由这价值观的力量所维持的。
从上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是不同,但却是每个民族每个人所必需的,正是因它
的存在,人们才能更好的生存。所以当下的我们要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