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是怎样解决国家财政问题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6:0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3 22:02
无论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日益重视二者的合理配置,我国最高决策层对此也达成共识。近几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引起了世界瞩目。加强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配置的研究,完善宏观调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重要经济政策,两者无论是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政府预算调节社会总需求,其运用工具主要是税种、税率、支出预算、公债、补贴等;货币政策通过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作为现代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核心政策,实现两者的最佳配置并使其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目标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过去20多年,由于受货币主义的影响,西方各国普遍推崇货币政策,轻视财政政策,担当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任务的是各国的中央银行。近几年来,西方各国开始强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以使货币政策产生更好的效果。宏观政策的这种调整不仅在各个国家、集团之间得到加强,而且得到IMF等国际组织的鼓励和支持。
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效果,但从扩大内需的总体要求看,两者之间仍需进一步地协调并加大力度。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配置的意义
(一)独立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在理论上实际并不存在。
我们知道,政府预算是政府支出G和税收收入T之差(G-T)。如果G-T>0,为政府预算赤字;G-T<0,为政府预算盈余。在出现预算赤字时,政府一股有两种方法维持平衡:一是发行政府债券;二是增加货币供应。即G-T=(B+(M.
这一公式便是政府预算恒等式。由它可知政府应付赤字的办法,一是通过借贷获得债务收入(B,二是通过增加货币发行征收通货膨胀税(M.假定(M=O,也就是说货币供应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即在没有货币政策配合的情况下,任何财政扩张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G)都只能靠借贷(B来维持。假定单独使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变,即公式等号左边为零,就有:0=(B十(M,即CM=一(B,货币供应增加的数量(M必须正好等于公众手中的政府债券减少(即中央银行买入)的数量一(B.由此可见,财政政策(G-T)和货币政策(M之间并不相互独立。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配置可以取长补短。
如果单独使用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会马上见效,使总需求增加,从而总产出上升,但由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将使得利率上升。由此直接产生两方面的副作用,其一是影响国内的投资环境,使中小企业投资下降,而中小企业是提供就业机会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用财政政策不能有效地改善失业状况;其二是利率上升会导致汇率上升,从而使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货币政策通过货币增加,使得利率下降,不会产生财政政策的副作用,从而在刺激经济时能改善整个经济环境,对投资和净出口都有利。但由于货币政策不能直接导致总产出的提高,用它来对付经济衰退时就有可能难以把握准确的操作时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单独实行各有利弊,只有把两者合理配置使用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合理配置的取向
(一)充分发挥国债经济“蓄水池”的功能与作用。
国债作为连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惟一纽带,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是调节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加以利用。一方面利用国债具有“金边债券”的独特优势,推动国民高额储蓄从间接融资渠道流向直接融资渠道,从金融领域转移到财政领域。另一方面应解除政策限制,扩大机构主体尤其是广大金融机构持有国债的规模水平。据报载,在当今各种类型市场经济国家中,商业银行持有各种国债大都占其资产总额的10%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持有政府债券都在50%以上,与之相比,我国60%国债依靠居民购销,国有商业银行只持有5%的低比率,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国债的另一调节功能,也是中央银行最灵活的货币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对经济、金融的调节作用。
(二)积极探索研究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内的总需求管理规律,从而为实现政策目标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目前,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面临着以市场为轴心的结构性调整,引导市场主体居民和工商企业实现有效需求,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总需求管理理论赋予我们的使命。西方国家曾经运用直接大量增加财政投入刺激经济、恢复市场信心而取得阶段性成果应该是对我们有益的启示。但是这一政策的实施,应当建立在财力较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特别是政府支出投入上,要在正确合理选项上下功夫,防止重复投资。
(三)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协调,把增加投资规模与刺激、拓展最终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与需求始终是市场的平衡力量,在某一时点上应寻找最佳平衡点(当然是相对的)。当前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需要刺激的重点是消费需求。刺激投资和生产固然也是提供需求,但它能否提高经济效率,是由最终消费的状况来决定的。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充分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对资本的流向和流动性进行适时调节以及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对有效规模进行合理调整,以增强国内需求为目的,把增加投资和生产与刺激最终消费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四)正确分析和认识经济状况,合理把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力度,防止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到来。
纵观我国20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高通货膨胀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震荡和痛苦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近两年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向扩张实施力度较大,加之在当前体制转轨尚未完成、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还很不健全、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和实施全面松动的总量扩张政策,特别是长期使用,很有可能诱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因此,我们必须把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紧力度,引导国民经济走健康发展之路。
三、结束争论,开辟未来
在经济学界,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争论由来已久。两者之争表面上是不同的政策主张之争,实质是主张市场调节多一点还是政府干预多一点的理念之争,相信市场的人一般偏向于货币政策,相信政府干预的人一般偏向于财政政策。美、日、德等国政府都是号称财力庞大且管理有效的政府,但对运用财政政策普遍深怀戒意。
我国的公共投资效率之低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完全消除,大规模使用财政政策的最大危险莫过于有可能强化计划体制,导致体制复归。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依赖财政政策而排斥货币政策或者完全依赖货币政策而排斥财政政策的主张都是不足取的,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快地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财政部长项怀诚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分别撰文指出: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看,这项政策还需要保持必要的力度,以最终实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为国民经济在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中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提供保障。
因此,合理配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选取最优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达到调控经济的目标,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宏观调控中所追求的,也是我国经济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两者的合理配置,是我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这不仅提高了我国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也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3 22:01
职能分配方面:
1、各级政府财政具有相对独立性;
2、政府间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明确;
3、明确的法律规范予以保障。
税权划分方面:
1、依据政体形式和经济体制选择税权模式;
2、不同程度地赋予地方适度的税权;
3、中央占税权主导地位;
4、税权划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5、有良好的权力制衡机制。
转移支付方面:
1、转移支付制度各具特色;
2、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律化;
3、多种转移支付形式配合使用;
4、具有统一的计算公式和客观标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3 22:07
西方各国各有特色的财政联邦制:
职能分配方面的经验有:1、各级政府财政具有相对独立性;2、政府间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明确;3、明确的法律规范予以保障。
在税权划分方面:1、依据政体形式和经济体制选择税权模式;2、不同程度地赋予地方适度的税权;3、中央占税权主导地位;4、税权划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5、有良好的权力制衡机制。
在转移支付方面的经验是:1、转移支付制度各具特色;2、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律化;3、多种转移支付形式配合使用;4、具有统一的计算公式和客观标准。我国的财政分权化进程,一直被作为成功的转型国家案例来对待,但还远不是一个完美模式。从财政联邦制理论和其他国家既有经验的角度来看,存在以下问题:各级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行政层级架构与分税制不协调;分税制不完善、地方税体系不健全;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以财政联邦制理论为基础,借鉴西方国家的财政联邦制的成功经验
财政联邦制理论的三个重点内容方面,对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一些意见:1、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2、明确界定各级政府事权;3、给予各级地方政府适当的财政自主权;4、改进政府间转移支付。中国特色财政联邦制的完善和发展,还需要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在立宪层面上做出努力。
财政管理体制法西方发达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法
德国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实现财政纵向平衡和财政横向平衡。联邦对基本法规定的事项有单独立法权,对联邦和州共同管辖事务有优先立法权。日本的财政管理体制法受君主立宪制政体和单一制国家结构的影响,建立了相对集权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日本财政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组成,中央财政集中税收收入的70%左右。中央...
西方国家是怎样解决国家财政问题的
财政联邦制理论的三个重点内容方面,对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一些意见:1、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2、明确界定各级政府事权;3、给予各级地方政府适当的财政自主权;4、改进政府间转移支付。中国特色财政联邦制的完善和发展,还需要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在立宪层面上做出努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试述西方国家在实行财政政策时主要采取的手段。
财政政策是西方国家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财政支出的变动来影响宏观经济政策。根据具体的经济情况采取的不同干预手段:变动政府支出、变动转移支付水平和调整税率等。
西方国家最直接最常用的国际收支调节措施
西方国家最直接最常用的国际收支调节措施是货币政策。在国际经济学中,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总需求水平,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汇率等。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国内经...
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要逆对经济风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的时候,政府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收入,刺激总支出,以解决衰退和失业问题;相反,当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时候,政府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收入,抑制总支出,以解决通货...
西方国家的政府对经济干预的财政政和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主要途径...
行政当局更关心的是促进经济增长与解决就业问题。因此政策的重点是通过推行赤字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其结果往往导致通货膨胀。财政部长更关心如何有效地从市场筹措资金,以维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行,因而要求市场利率稳定且维持在低水平上。而央行的首要任务是稳定货币,采取紧缩政策,提高市场利率...
西方国家如何解决经济滞胀问题
早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消除地区发展差距的要求就被提出来,并成为巩固中央集权的主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历届政府都把解决区域经济失衡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对待。1990年,东德、西德统一后,东部生产力水平只有西部的1/3,东西地区差距很大,解决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再次成为政府的重要课题。德国政府...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怎么分配的呢
在世界上的任何财富,当然,手动分配的,如果空气 - 水河流的个人财富。不公平的水平,从国有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颓废系统的初始分配,二次分配与西方国家的差异依靠福利制度,以扁平化的丰富和穷人之间的差距,中国的制度是提升差距,如退休双高度垄断的规管,退税,金融业,有大量的行政许可,是不是...
简述20世纪30——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变化。
③主要手段:实行企业国有化;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等 ④影响: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①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滞胀”现象。②措施: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③结果:美英...
二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怎样的调整,其特点是什么?
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但是引起信用和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和生产萎缩、失业增多。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转而采取现代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理论。重视控制通货膨胀,强调货币政策和以财政预算支持货币政策,考虑效率原则甚于公平原则,强调私人企业的利润。主要改革措施有: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