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4 10: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8 13:23
近五十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儿童哮喘的防治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哮喘被确认为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强,遇到触发因素时症状反复出现。早期的研究主要围绕痉挛学说,现今已发展至平滑肌功能障碍和气道炎症的并行理论。
在治疗手段上,治疗策略也经历了变化。早期主要依赖非选择性肾上腺素解痉,随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长效β2激动剂(LABA)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治疗效果。60年代,口服糖皮质激素用于抗炎,但副作用较大。随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二丙酸倍氯米松(BDP)、布地奈德(BUD)和丙酸氟替卡松(FP)的问世,有效减轻了副作用,成为首选的局部抗炎手段。
1994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的提出,标志着哮喘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然而,中国儿童哮喘控制情况与GINA的长期管理目标还有差距。儿科医生需不断提升对儿童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重视GINA方案中的儿童哮喘和小年龄组哮喘的诊断,理解并应用治疗内容,尤其在哮喘缓解期进行预防性治疗,认识到规范化抗炎治疗的重要性。
尽管儿童哮喘与成人哮喘在基础原理上有相似之处,但儿童的生长发育特性导致其在免疫学、病理生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儿童哮喘的防治需针对其特殊性,如在发育动态中寻找治疗机会,以期实现临床治愈并防止病情恶化。
然而,当前基层医疗在诊断上可能存在漏诊和误诊,滥用抗生素治疗的现象较为普遍,治疗手段也未广泛接受吸入疗法和糖皮质激素。加强哮喘知识的普及、家长教育以及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至关重要。推动这些防治工作的进展,将推动我国儿童哮喘防治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扩展资料
是一种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的最常见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1990年全国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为0.91%,2000年已上升为1.5%,这个数字意味着我国存在1000多万哮喘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