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需要别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7 08: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31 23:59
阿德勒讲每个人都有最基本的需求,归属感,价值感,需要别人的鼓励,以及对自我能力的鼓励。而归属感是里面最基本的需求,人是群居动物,离不开社群,我们都需要别人。只有知道自己属于哪里,自己才会有安全感,否则,就会觉得自己很孤独,被人孤立,需要寻求关注。自然孩子也是如此。
联结是一种状态,它很容易被意会,却很难被言传。从我们还是胎儿的时候,联结、断裂和重新联结的剧目就已经展开,之后不停的重演,一直伴随我们长大。不知道你还记得自己曾经被母亲温暖的拥抱,是否记得曾经气急败坏的夺门而出,或是安安静静的聊一些家长里短,亦或是大声喊叫只为了让父母听到自己的心声。这些所有的行为,有的使得情感联结,而有的却造成情感的断裂。我们其实是不停的在重复着联结--断裂--重新联结这么一个过程。
如果联结断开,我们会陷入深深的无助之中,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父母并不关心我,也不在意我。我自己曾离家出走,发现竟然没有人发现我自己不见了,那个时候,自己对世界是非非常绝望的,再加上自己又小,完全不知道该何去何从。重新回到家,所做所为皆让人嫌弃,但却能收获父母的关注,聊胜于无。作为孩子的我,并不知道这种情感叫做孤独,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叫做寻求错误的关注。因为被关注本身就比完全没有人理要强很多。
在《游戏力》中讲到,其实游戏力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摆脱孤独寂寞的困境。当一个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有可能是这个孩子的杯子空了,作为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蓄满他的杯子。
作者提到,对于婴儿而言,杯子里面最早的谁就是来自相互的深情凝视,来自于照料者的关爱。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生活中总有太多的不安和挫折、疾病和创伤,这些都可能会倒空孩子的杯子。比如说,孩子刚开始学习吃饭,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手指的局部肌肉,将饭弄得到处都是。这个时候,孩子其实内心也是很受挫的,明明好吃的食物就在眼前,就是吃不到的挫败感。但如果这个时候,大人嫌弃小朋友吃的到处都是,索性就直接上手喂他,或是对他加以责骂,孩子的杯子里面的水就少了一些。
或是孩子半夜难受,就哭的稀里哗啦,指望着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可以帮助自己缓解痛苦,结果半夜被吵醒的爸爸妈妈气急败坏的吼到“大半夜不睡,你要干啥,哭死你的了~!”之类的,孩子可能半杯的水无法指望被父母填满,反而被父母打翻在地,孩子的杯子就可能会被打破。
如果杯子的裂口太大,索性就装不了水了,那么父母可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抚慰号这颗稚嫩且深受伤害的心灵。如果你们家的孩子的杯子破了,他们认定了,如果他们犯了错误,如果告诉父母,父母不可能会帮助自己,反而会对自己大加指责的时候,他们的杯子早已破裂,且习惯了杯子里空空如也,他们可能非常忧郁,也可能充满恶意。
而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尽我们所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意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自己是受人欢迎的。关系是第一步,而真正的续杯,只会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我特别感动于一本绘本《大卫,不可以》里面的大卫极尽所能的调皮捣蛋。不仅到处乱涂乱画,吃饭玩食物不说了,还敲的邦邦响。从外面不知道哪里踩了一堆泥,然后搞得家里乱七八糟。洗澡的时候浴室都已经被淹了。洗完澡还要折腾,光个屁股满地跑。仅将自己的玩具搞得满屋子都是,还在家里玩棒球,直接把花瓶敲碎了。
我完全能够感受到作为老母亲的气急败坏,要是我还在这么调皮,我估计我的血压都能蹦到200。难怪通篇都是,no, david!不知道大卫的调皮是不是期待获得妈妈的额外关注,但妈妈的处理却让我心生佩服。
在打碎花瓶之后,妈妈估计已经是气得要爆炸了,大卫发现自己真的闯了大祸,委委屈屈的对着墙角坐着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就变成了那个调皮的小朋友,他可能就是觉得好玩,没有想到自己玩脱了。很委屈,很害怕也很担心。
妈妈在看到大卫委屈的时候,妈妈并没有再河东狮吼了,而是走到了大卫的面前,想大卫伸出了双臂,抱住了大卫,说“大卫,妈妈爱你”。
《大卫,不可以》其实讲的就是一个情感断裂和情感再联结的过程。我们与孩子发生冲突,肯定会影响到情感的联结,我们可以张开我们的双臂,拥抱我们的孩子,让孩子知道无论如何,对于他本人而言,我们都始终爱着他,尽管,我们对于他的一些言行我们其实并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