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11 16: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11 16:02
一岁半至三岁半的孩子,常有一些莫名的坚持,即使父母好言好语的给予提醒或纠正,孩子依然会崩溃反抗....这时该怎么处理?
孩子常常会有一些不知所以的坚持,例如:喜欢坚持自己按电梯、坚持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坚持穿反鞋...…通常这些情况,都是在三岁半以下的孩子居多,这阶段的孩子因为生活经验值还不够,想要 探索 环境,因此看到大人做一些事情,自然而然自己也会想要尝试。
针对孩子种种「坚持行为」,给出四点建议帮助各位父母维持正向教养。
1.在允许的情况下,多让孩子练习,可以培养孩子觉察能力、满足 探索 需求
一岁半到三岁的孩子,正值『自我认同危险期』,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叛逆期。他为了想要确立自我的存在,所以会无意识地把跟他不一样的一些想法直接排除于外,因此父母就算好言好语地说,孩子还是可能出现反抗的情形,这是三岁以下孩子常有的事。
如果孩子做这件事「没有立即的危险会发生」,其实建议家长可以尝试退一步,当下不给予他立即纠正,让孩子在允许的情况下多多自我练习,等下次在他做同一件事之前,先帮助孩子确认再引导与协助执行。
通常孩子没有发现自己动作不正确,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觉察到这个问题,因此我们要帮助他的是「培养他觉察的能力」,而这是需要时间的。
凯尔诺特温馨提示:多让孩子练习,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的觉察能力,也可以满足他 探索 环境、适应环境的内在需求,当他的内在需求能常被满足,只是想做但做不到,他就比较不会这么的沮丧。
2.事前告知,「预防胜于治疗」
孩子如果很常有某些坚持(例如:坚持自己按电梯楼层),这时*可以向孩子进行事前告知(例如:周末去商场人会很多,所以没办法让你自己按电梯楼层),在孩子没有情绪的时候,你跟孩子做约定是最理想的,这样子就可以避免孩子因为不符合期待而出现的吵闹情形。
跟孩子之间要尽量避免临时的讨论。不要在事情发生当下或是出门时,才告诉他应该要怎么做,而是可以在出门前一、两个小时,或是前一天晚上先跟孩子讨论可能发生的情况、或是要穿什么衣服等,这样才会有足够时间跟孩子沟通与约定。
凯尔诺特温馨提示:其实很多时候教育要做的事情是「预防胜于治疗」,但是如果我们的准备工作、预备功夫都没有做到,那孩子要哭闹的时候,我们再来对峙就比较不理想了。
3.提前告知但孩子还是有情绪,*要先安顿内在
若孩子当下情绪还是很高亢,请同理但不处理,千万不要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跟他讲道理,
如:
「今天很多人,我们没有办法xxx。」
「你这样很大声会吵到别人!」
「你再这样爸爸下次不带你出来!」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要先安顿;我们要了解这就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因为他还没有习得足够的自我控制力,*就算生气也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4.若孩子仍然坚持,*可以「和善」且「坚定」地做自己的决定
在阿德勒正向教养里有一个原则,当你的孩子没有办法理性地去做一个选择,你无法让他配合的时候,你就和善且坚定地去做你要做的决定吧。
意思就是,当你的孩子无论怎么说明与引导,他还是执着的要做非理性的事(例:外面10度要穿一件薄T 恤),那么你就为他做决定。
但关键是要「和善且坚定地去执行」,这样久了孩子就会知道你的规范:「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他就会更了解你给予的规范里面,有着一个清楚的原则,他就会比较容易适应。
参考:《亲子天下》 罗宝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