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10 06: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14 16:33
抗体-药物偶联物:肿瘤治疗的未来桥梁
自2000年MylotargTM的里程碑式批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肿瘤治疗领域逐渐崭露头角。尽管在短短23年里,仅12个ADC产品获得了FDA的准许,其中10个在近六年间取得突破,这个数字背后蕴含的是科技与创新的硕果累累。ADC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准的靶向策略,通过将抗体与细胞毒性药物紧密结合,巧妙地降低了非靶向效应,展现出显著的靶向递送、高效利用和副作用管理的优势。
临床试验的ADC世界千变万化,涉及丰富的靶抗原选择、连接子类型和多样的有效载荷,如微管抑制剂、DNA损伤剂等。尽管disitamab vedotin在中国市场已取得局部进展,但全球范围内的批准仍待FDA的最终认可。当前,ADC的研发重点聚焦于毒性问题的解决和疗效的持续提升,以期突破实体瘤治疗的瓶颈。
ADC在抗肿瘤战场上的角色
ADC已经成为抗肿瘤治疗的热点话题,中国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了关键的指导原则,旨在优化ADC的稳定性和临床疗效。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推动了临床试验领域的新一轮热潮,预示着未来更多突破性的ADC产品将走向临床实践。
尽管ADC的发展道路充满挑战,但每一步前行都昭示着新的可能。一项由Heather Maecker等人在2023年的《mAbs》期刊中发表的研究深入剖析了这一领域,为我们揭示了更多关于ADC研发的前沿动态和未来趋势(DOI: 10.1080/19420862.2023.2229101)。
尽管本文观点来自外部投稿,但AIDD Pro始终保持开放态度,我们欢迎所有有价值的见解,如需更正或补充,请随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