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10 18: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20 08:00
在元朝那辽阔无比的历史舞台上,元世祖忽必烈以“大元”之名,凭借《易经》中的“大哉乾元”寓意,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崛起。然而,这辉煌的篇章却仅仅维持了九十八年,便淹没在历史的沙漠之中,正如那句警言:“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尽管元朝短暂,但它在文化艺术领域留下了璀璨的遗产——元曲,继唐诗宋词之后独树一帜。但元朝时期的混乱档案管理和蒙古语的官方语言,使得研究元曲和文人背景变得困难重重。幸好,幸存的两部瑰宝——元末锺嗣成的《录鬼簿》和明代臧懋循的《元曲选》,为我们揭示了那段被遗忘的戏曲世界,以及那些深藏不露的文人灵魂。
《录鬼簿》:曲家的不朽传说</
作为元朝戏曲作家的珍贵资料库,锺嗣成的《录鬼簿》不仅是首部为曲家立传的书籍,更是研究元曲作家的珍贵史料。它的名字中“鬼”字,实际上寓意着曲家的灵魂。钟嗣成在“录鬼簿序”中,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人生,将未死者也比作鬼,揭示了作品的深刻内涵。
然而,《录鬼簿》的命运多舛,经过作者修订、传抄和刻印,形成了多个版本,其中包含了不少学术研究的谜团。本文将结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其中一些关键疑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揭开历史的面纱。
版本迷宫:《录鬼簿》的多样面孔</
《录鬼簿》的不同版本如繁星点点,分为明万历年间不分卷本、清初分卷本和天一阁蓝格抄本等。其中,天一阁蓝格抄本的发现,虽看似明代,却经王钢先生的严谨考证,证实其与天一阁《宋崇文总目》同版,进一步揭示了其珍贵价值。尤其天一阁抄本中附有《录鬼簿续编》,为元明文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孤本资料。
然而,版本研究并非本文核心,更多细节可参考王钢先生的《校订录鬼簿三种》。下文将聚焦于《录鬼簿》作者之谜,揭开这部戏曲文献的作者面纱。
作者的神秘面纱:三位作者的揭秘</
经过深入研究,我们确认《录鬼簿》至少有三位作者:原作者锺嗣成、补写吊词的贾仲明以及撰写《录鬼簿续编》的无名氏。贾仲明在《书録鬼簿后》中展示了他对锺嗣成作品的敬仰,并补写了八十首吊词,将《凌波仙》扩展到更多曲家。他的生平记录,让我们看到了元末明初剧作家的才情与贡献。
至于《录鬼簿续编》的作者,目前存有争议。虽然贾仲明的补序提供了线索,但综合考量,续编的作者更可能是无名氏。这一未解之谜,将在后续章节中逐一揭示。
关于《录鬼簿》的更多秘辛,等待着我们继续探索。下一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作者的线索,揭示这部戏曲文献背后的故事。
——未完待续</
日期:20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