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11 21: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10 15:12
在矿床成因研究中提出这个问题已有三四十年,有些观点已成为多数矿床工作者的共识,有些问题则继续受到关注。矿床多成因论的中心思想是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等方面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或多样的。长期以来,人们对矿床按照其主导的形成作用分类,例如,说这个矿床是岩浆矿床,那个矿床是热液矿床或沉积矿床等。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对层控矿床包括一些原来曾认为是岩浆热液矿床的研究中,通过详细的岩相学、矿相学研究,并借助各种近代测试方法取得了大量资料,认识到这些矿床的成矿作用往往经历过长期的演化,存在早期成矿受到后期相同或不同成矿作用叠加或改造的历史,确定了矿床中的成矿金属和硫化物的硫等不只有一个来源,成矿的流体也可以属不同的来源和性质,由此而提出了一些矿床是沉积-热液叠加或沉积-变质改造等复合成因的类型。这种成因概念的提出显然是对矿床成因研究深入的结果。
还有一种矿床多成因的认识是指对某些成因已有定论的矿床类型在随后的研究工作中发现了新情况,获得了新资料,提出了与传统认识不同的新的成因看法。例如矽卡岩矿床,经典的成因概念是花岗岩类侵入碳酸盐岩层的接触带范围内由岩浆热液通过交代作用形成的;后来发现区域变质环境中,在原岩为碳酸盐岩层及火山岩岩层和混合岩化岩石接触带也有矽卡岩矿床形成;对层控矿床研究中又确定了由热水沉积物经成岩和变质作用生成的层状矽卡岩和角岩中的铜、铅锌矿床。即使像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这类公认的是由基性、超基性岩浆经熔离作用富集而形成的矿床,在后来的研究中对原有的成因模式也提出了修正或置疑;例如,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铜镍矿床硫化物δ34S值为大的正值,表明矿床中的硫主要是来自围岩三叠系中蒸发岩层而不是主要来自岩浆;又如加拿大萨德伯里矿床基性岩的稀土配分模式不同于地幔岩石,再加上该地区岩石中发现大量冲击锥和冲击角砾岩,说明不能排除陨石冲击诱发岩浆熔融和分异的可能。另外,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含铜镍铂族基性岩中发现矿化受破碎带交汇部位控制,具充填交代结构,金属矿物形成温度低于 335t,围岩蚀变为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铂、钯主要成碲铋化物,Pd:Pt 为18:1,所有这些都表明这里的铜镍矿可能是中温热液条件下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