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00: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09:50
医疗纠纷不一定是医疗事故,除了医疗事故之外,有些医疗纠纷是因为患者对医疗行为不太了解,类似于在医院已经进了抢救义务的情况下,患者去世的,患者家属认为院方有责任,由此产生的纠纷也是医疗纠纷。一、医疗纠纷就是医疗事故吗?
医疗纠纷不一定是医疗事故,在司法实践中,除经鉴定为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外,常见的医疗纠纷主要包括:
1、医方剥夺患者知情权引发纠纷
2、医疗服务中存在瑕疵引发的纠纷
3、患者对医疗行为的误解引发的纠纷
医疗活动是一种有高度风险的活动,更多需要医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索和诊疗。虽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但有些疾病现代诊疗技术无法完全治愈并且在医疗活动中某些不良后果的出现是根本无法预见,也是防不胜防的。有些情况下,即使医方不存在未尽注意义务的过失行为,进行医疗活动时也可能发生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缺乏,对医疗行为过分的依赖,而对医疗风险却没有充分的认识和预测,当这些医疗行为的损害后果发生后,患者因与医方对医疗行为认识不一致引发医疗纠纷。
二、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1、医院直接调解。找医院的医务科或医患纠纷办公室调解;
2、第三方调解,即医调委调解。找各县(市、区)*设立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院均有医调委的联系电话,免费提供调解服务;
3、医疗事故鉴定。到医院属地的卫生局医政科申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4、法律诉讼。向当地*提起诉讼
三、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怎么确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九条 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四)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六)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七)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八)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九)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十)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十一)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总的来说,医疗纠纷跟医疗事故是有区别的,确认是医疗事故的,说明医疗机构或者医务工作者有一定的过失行为,但在医疗纠纷中也有可能院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是由患者或患者家属单方面引起的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