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22: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3 09:49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君的称谓经历了演变。从夏、商、周时期的“后”、“王”、“天子”、“天王”,到战国时期出现的“皇”和“帝”,再到秦朝统一后的“皇帝”,直至辛亥*后这一制度的终结。各少数民族也有独特称谓,如匈奴的“单(ch_n)于”与“阏氏(yānzhī)”,乌孙的“昆莫”,以及鲜卑、突厥等的“可汗(k_h_n)”或简称“汗”。土蕃则称“赞普”。
宰相是古代最*职之一,起初是国君的家臣,负责辅助国君处理政务。夏商时期为巫史,西周春秋为公卿,战国以后逐渐演变为宰相。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韩非子_显学篇》,强调明主之吏,宰相应起于基层。楚、齐、秦等国在早期已设有类似职位,如楚国的“令尹”,齐国、秦国的“相”等。管仲作为最早的杰出宰相,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汉武帝后,宰相权力转移至尚书台,长官称尚书令或中书令。东汉末年,丞相或相国之职恢复,但实权逐渐转移到权臣手中。魏晋时期,尚书台发展为*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尚书令、左右仆射均为宰相。中书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成为文书处理机构,其长官亦为宰相。隋唐时期,宰相名称多变,如中书令、尚书令等。宋代设政事堂,枢密使与宰相并称“宰执”。明朝废除宰相,设立内阁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首席大学士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清朝初期,南书房行走和军机大臣承担类似宰相的职责。
宰相的官职变化频繁,主要由君主*的性质决定,君主既需要宰相协助,又担忧其权力过大。这种矛盾导致了宰相官职的不断调整和演变。
州端,官名,即州别驾。出自《资治通鉴·宋文帝 元嘉二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