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举行深入推进畅通南昌建设新闻发布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12:4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6 00:57
南昌成为全国首个取消限号后更通畅的城市 交通健康指数居全国重点城市第二、中部省会城市第一
26日上午,记者从深入推进“畅通南昌”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目标,持续深入推进“畅通南昌”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安全感。
推进西二环高速、洪州大桥、复兴大桥、轨道建设等重大交通基建项目,开展“胡子工程”“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窨井盖整治”“交通堵点排查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创新“交通信号三级优化”“135”快速反应处置机制等智慧交通治理新模式……一系列有力举措,让南昌的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百姓生活更加便捷舒心。
2022年第二季度,南昌市交通健康指数为69.27%,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四,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二,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对比2019年限号期,全市交通拥堵指数由1.32降为1.27,平均车速由31.9km/h提升至38km/h,成为全国首个从“限行”到“不限行”交通拥堵指数“不升反降”的城市。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市主要从五个方面着力,致力于构建“快捷、绿色、循环、舒心、智慧”的交通治理新发展格局。
规划先行,完善“快捷交通”骨干
2012年《南昌市干线路网规划》提出我市将建设“十纵十横”干线路网系统,总里程达546公里。截至目前,已建和在建干线路网里程达311公里,占总里程的57%,干线路网骨架已初步形成。
我市还规划了“十纵十横十联、三环多射”骨干路网体系,总里程达730公里,较上一轮增加近200公里;完成《南昌市第二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大南昌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研究》编制工作,构建起交通路网和轨道线网的“双骨架”体系。
当前,地铁1号线北延和东延、2号线东延正加速推进,洪州大桥、复兴大桥、洪腾高架、西二环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正按规划加快建设,并同步开展骨干道路与新规划的高速公路对接、骨干道路重要节点规划等研究,对次干道以上道路进行交通详细规划设计,为“南昌不限号、交通更畅通”提供有力支撑。
公交优先,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深入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交通三网融合,打造“1公里步行、3公里自行车、5公里公交、长距离轨道为主”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截至目前,已开通运营4条地铁线路,运营总里程达128.5公里,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161.42公里,全市地铁站均实现百米内公交接驳,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6%。同时,引入多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共投放共享电动车11万辆,日均使用次数约39万次,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打通梗阻,织密“循环交通”网络
针对老百姓反映最强烈,影响交通出行最直接的“断头路”问题,市委市政府作出决策,部署开展“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攻坚专项行动,坚持靠前调度、紧抓不放、逐个击破,从源头治理解决城市堵点问题。特别是,对一些久拖不决、久推不动的项目,纳入“胡子工程”进行重点攻坚、销号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46个“断头路”项目纳入打通计划,已开工41个,已通车14条,通车节点提前完成;南外环高速、昌西大道、桃花路、志敏大道等10个“胡子工程”道路建设项目完成销号,完工率83.33%。据悉,山丹路按目前进展预计可在10月底提前完工;华南大道正按计划抓紧推进中;剩余6个完成阶段性目标项目中新城大道已于本月19日实现主线通车,预计9月底前将全面完工;丹霞路道路及综合管廊、双港大街上跨昌北站立交桥改造等项目正在紧张施工。
精准治理,打造“舒心交通”品牌
建立交通堵点实时动态优化排查机制,实施“小改小革”、加强交通管理等措施,畅通城市“微循环”。截至目前,全市排查交通堵点897个,已完成销号813个;收集群众治堵建议1093条,已采纳801条并全部完成。同时,大力整治道路坑洼、起伏、沉陷以及井盖松动等问题,全面推广“一体化”新型井盖,对19条城市主要道路上的各类破损井盖进行样板整治,提高市民出行畅通度、舒适度。
创新引领,提升“智慧交通”水平
依托“城市大脑”中枢系统,创新“交通信号三级优化”机制,为精准导调、及时疏堵、闭环反馈提供了强大数据和技术支撑。创新推出“135”快速反应处置机制,组建装备规模800辆铁骑的铁骑中队,建立“桌面+路面”巡查实战模式,做到突发即时警情得到快速响应、有效处置。今年以来,铁骑快处事故和故障类警情1.1万余起,精准打击重点违法行为2500余起,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市民群众在交通出行中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接下来,我市将紧扣“畅通南昌”目标任务,坚持硬件、软件同步建设,治理管理两手发力,切实提高城市交通智慧化水平、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将“畅通南昌”品牌打造成彰显高超城市治理水平的江西样板,为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闻链接:
南昌:“三提前”保国庆假期交通安全
国庆长假即将来临,我市将全警动员,采取“三提前”“三加强”措施,全力以赴保畅通保安全。
——提前对国庆假期交通流量进行分析研判,加强进出城高峰时段管控,针对节前出城、节后返昌等流量高峰情况,突出疏导指挥,全力保畅通。
——提前发布出行提示,加强高速口、快速路、国省道和景区、景点,商圈及周边等重点区域和路段疏导管控,强化警力部署,全力保有序。
——提前制定应对处置预案,加强对“三超一疲劳”、酒醉驾、乱变道等交通违法整治,及时消除各类交通安全隐患,全面规范道路交通通行秩序,全力保安全。
2022年我市已新增停车泊位数11816个
2016年-2021年,全市新建公共停车场547个、泊位134931个,其中平面停车场463个、泊位数97019个;地下停车场67个、泊位数25471个;地上立体停车场17个、泊位数12441个。
2022年我市计划新建65个点位公共停车场,新开工建设17517个停车泊位,确保完成8500个泊位。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停车场64个,已完工停车场49个,新增停车泊位数11816个,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针对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今年我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60余个老旧社区新增了5810个停车泊位;探索建筑退距改造停车场,如红谷滩区试点建筑退距改造停车场,新增558个停车泊位;对全市闲置地块、边角地块进行摸底排查,因地制宜建设临时停车场,如红谷滩改造闲置用地设置九颂山河社会临时停车场,新增210个停车泊位;利用新技术建设立体停车场,如孺子亭公园南门停车场、渊明北路停车场。
全市地铁站百米内公交接驳率达100%
我市是“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目前,我市4条地铁线路运营里程达128.5公里,拥有车站94座,其中换乘站9座,2021年日均客流量达71.15万人次,轨道交通站点100米范围内公交线路接驳比率达100%,已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系统。
公交专用道网络建设显著改善——目前,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161.42公里,公交专用道网络形成了覆盖中心城区主要客流走廊,公交专用道设置比例达到23.2%,公交早晚高峰期平均运营速度由2019年的18.2km/h提高到20.7km/h,增长了13.7%。
公交出行便捷性极大提升——公共汽电车来车信息实时预报率达100%。地铁“鹭鹭行”APP可实现地铁线路信息查询和扫码乘车。此外,开通了定制公交、节假日专线、商务专线及夜班线、微公交等多样化公交保障服务。
“交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699路双层巴士特色旅游观光线路、2路红色旅游观光线开通运营,均采用零排放、零污染的纯电动公交车。
城市慢行系统建设不断完善——2020年以来,我市重点打造了赣江西岸绿道、赣江东岸绿道、瑶湖郊野森林公园绿道、人民公园绿道、湾里磨盘山森林公园步道等76条城市绿道与29条社区绿道。截至目前,我市绿道总长度已达636余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