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12: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5:35
羊头山石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四七七——四九九年),最初名为定国寺,后来北齐时期更名为宏福寺。隋末时期,该寺曾一度废弃,直到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六九一年)才得以重建,并改称为清化寺。虽然现在的清化寺建筑已不存在,但仍有石佛三尊、明碑一通以及殿堂遗址留存。值得注意的是,寺周四周仍保存着北魏至隋唐时期的窟龛造像和石塔,它们是羊头山历史的重要见证。
羊头山的石刻造像和石塔分布广泛,散布在山巅、山腰之间,犹如自然与人文的巧妙融合。这些遗迹按规模和位置可分为九个区域,其中大型窟龛有二十二个,小型佛龛则多达八十多个,窟洞大多呈方形。一处引人注目的遗址是千佛碑,它是一件魏至唐的珍贵文物。山巅和山腰上,还屹立着六座石塔,均为唐代风格,高度在4到6米之间,塔型各异,既有七层密檐式,也有两层楼阁式,造型古朴,工艺简洁,实属罕见的艺术瑰宝。
羊头山石窟,在山西省高平、长子、长治三县交界处,羊头山海拔2000米,因山巅巨石酷似羊头而得名。山颠伏卧石羊高2米,宽2米,长近3米,羊头向东南,羊身上驮高2米的正方形石柱,四周雕有佛龛,内置一佛二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