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潮汕干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19:5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7 15:21
我的家乡位于风景秀丽的潮汕地区,这里三面环山,南临海洋,形成了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独特体系。潮汕文化继承了中原古文化的精髓,并融入了海外文化的精华,数千年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中国典型的海洋文化,被誉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潮汕地区的早期居民是越族人。传说中,越族人的小趾有重甲(即两片相连的趾甲)。随着秦朝的建立,来自河南、山西等地的人民陆续南迁至江浙,后经福建迁入潮汕。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与越族人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潮汕先民。如今,要找到脚小趾重甲的人已经不多了。我的大姑双脚的小趾都是重甲,而我爸爸则是右脚的小趾。
潮汕方言属于闽南方言,是一种充满地方特色的方言体系。专家研究指出,潮汕方言源自古老的闽越土语。中原人民迁入后,他们的方言与古闽越土语融合,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独立的次方言。
潮汕方言是族群的纽带,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听到潮汕话,就会感到无比亲切。潮汕方言古朴典雅,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汇。例如,“不”字下加字表示相反意思,现代汉字中只有“歪”“甭”“孬”三个字,而潮汕方言中有“不会”,“不是”,“不怕”等词汇。这些词汇的形态就能透露出其意义。潮汕话也保留了古词,如称炒菜的锅为“鼎”,称粥为“糜”,这正是两千年前的用法。潮汕人称厕所为“东司”,源于唐代厕所多建在东侧。
潮汕方言还吸收了一些外来词汇,如将“卡车”称为“罗离”(“rolly”),将“小面包”称为“罗的”(“roti”),将“拐杖”称为“动角”(马来语)等。这些外来语的应用与潮汕地区靠近东南亚,较早开埠等因素有关。
潮汕话中也有一些避讳。在我爸爸的出生地东墩,张姓和黄姓人聚居,张姓人说纸时不说“一张纸”,而说“一合纸”。
潮汕工夫茶闻名遐迩,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包括和、爱、精、洁、思,这五个字体现了潮汕文化儒雅的“和”的思想。喝茶已经成为潮汕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饭后、闲聊时都会喝茶,茶几乎伴随着潮汕人的每时每刻。即使在学校的办公室里,老师们也会在课间抽空喝一杯茶。潮汕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著称。潮汕地区被誉为“美食之乡”。
潮汕地区临海,海鲜是不可或缺的美味。血蚌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食品。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购买血蚌。煮一锅开水,将血蚌放入闷一会儿,大约一分钟后即可食用。蚌壳打开,可见带血的蚌肉,口感鲜美而不腥。
潮汕小吃同样特色鲜明,著名的有小炒糕粿、蚝烙、鲎粿等,还有专供神明的粿品,如红桃粿、鼠粬粿等。潮汕小吃注重色香味形,做工精细,令人回味无穷。
潮汕的风俗习惯融合了海洋文化和中原习俗,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风情。
潮汕地区最具特色的节日是“出花园”。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十五虚岁的孩子要举行“出花园”的*仪式。这一天被称为“公婆母生”,是孩子的守护神。出花园要拜公婆母,以感谢神恩并祈求孩子平安成长。孩子在这一天会穿上全新的衣服,父母在床头摆放三牲(鸡、猪肉、鱼)和供品,跪拜公婆母神。父母用石榴花蘸水洒在孩子身上。孩子这一天不出门,一年内不参加婚礼或丧礼。
潮汕地区的人们供奉着许多神明,地主爷是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供奉的土地神。大峰祖师是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在潮汕地区被尊为慈善事业的开山祖。海神妈祖也是潮汕人民普遍供奉的海上女神。只要有港口的地方,就有妈祖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