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崔琰是魏国的股肱之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6-01 21: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0 09:18
东汉末年,崔琰在河北袁绍处当门客。当时袁绍的军纪很差,每攻陷一个地方,士兵往往掘开坟墓,使尸骨暴露,百姓为此非常反感。崔琰看到这种情形,劝袁绍下令禁止此事,他说:“古时凡是仁义的军队,从来没有挖人家坟墓的残暴行为,今天河北兵如此胡来,岂不让天下人愤怒,实在是自取灭亡的作风啊!”
袁绍感谢崔琰意见提得及时,立即任命他为骑都尉。
“官渡之战”后袁绍兵败,崔琰被曹操俘获,留在曹操身边任职。北方的匈奴几次被曹军重创,势力日渐衰弱,派使臣向曹进贡,请求罢兵和谈。曹操指派有关人员接待会谈。匈奴使者回国前,要求曹操接见他们,请求说:“久仰魏王武功赫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想来形貌一定威严,愿意一睹风采。”
曹操听了部下的报告,觉得匈奴使者的要求合理,不好拒绝,便让有关人员安排会见时间。会见前,曹操觉得自己的个头太小,不够威武,难以让外国使臣敬畏,便让崔琰以魏王的身份接见匈奴使臣,自己扮作贴身卫士,手扶着佩刀,站在一旁。
会见结束后,曹操派人向匈奴使者询问对曹操的印象。匈奴使者说:“魏王长像风流文雅,气度宽宏,身边手扶佩刀的卫士却很威严,令人望而生畏,有帝王之像。”
曹操听了匈奴使臣的评价,觉得这个人很有眼力。
实际上,崔琰不仅长得仪表堂堂,举止不俗,分析事物入情入理,而且有知人之明,善于了解人才,发现人才。他有个堂弟,名叫崔林,平常不多说话,性格内向,很少在亲友之间走动,成年以后仍毫无名望。为此,亲友们谈起他,都显出一副鄙夷不屑的神情,评价说:“崔林这个人没大作为,远远比不上崔琰。”
崔琰却说:“我与诸君看法不同,人的发达有早有迟,我不过早做了几年官,哪里比得上崔林。以他的才干和见识,将来一定能作一番大事业(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致远)。”
后来崔林被曹操任命为主簿,御史大夫,魏文帝时位至司空(最*阶),封安阳侯,为魏国的股肱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