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中的"水提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6-01 21: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0 09:38
也称为“水煮法”或“煎煮法”
一般过程为:取规定药物,切碎或粉碎成粗粉,置适宜煎器中,加水浸没药材,浸泡适宜时间后,加热至煮沸,保持微沸一定时间,分离煎出液,药渣依法煎出数次(一般为2-3次),至煎液味淡为止,合并各次煎出液,浓缩至规定浓度。
常用的水是经纯化或软化的饮用水,若煎出液径直供注射使用,应选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均稳定的药材。它除了用于制备汤剂外,同时也是制备部分散剂、丸剂、片剂、颗粒剂及注射剂或提取某些有效成分的基本方法之一。但用水煎煮时,浸出的成分比较复杂,除有效成分外,部分脂溶性物质及其他杂质也有较多浸出,不利于精制;此外含淀粉、粘液质、糖等成分较多的药材,加水煎煮后,其浸出也比较粘稠,过滤较困难。
特点:
①指将药物或食物适当粉碎或切片,加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其方法分直火提取和蒸气提取。②水提法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的煎出方法。所用容器一般分陶器、砂罐或铜制、搪瓷器皿,不宜用铁锅,以免药液变色。直火加热时最好时常搅拌,以免局部药材受热太高,容易焦湖。有蒸汽加热设备的药厂,多采用大反应锅、大铜锅、大木桶或水泥砌的池子中通人蒸汽加热。还可将数个煎煮器通过管道互相连接,进行连续煎浸。将处理过的药材加适量水加热煮沸2-3次,使其有效成分煎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