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严重之后是什么样的?34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31 20:3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2 08:27
特发性震颤的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另一个常影响的部位是颅颈肌肉群,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及,表现为患者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头”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
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精细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6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患者至60~70岁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进食,穿衣,言语和操作,震颤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的影响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2 08:28
1、起病隐袭, 缓慢进展。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以震颤为主,且往往是单一的临床症状。 震颤表现为部分躯体和肢体的一个或数个关节不自主的节律性动作。患者通常因偶然发现震颤或由于震颤引起工作或生活上的不便而就诊, 通常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饮酒后震颤减轻是其重要的特点。
2、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姿势性震颤是在维持身体某一部位不动以抵抗重力保持一定姿态时出现, 而动作性震颤则发生在骨骼肌的随意收缩时。多数患者可同时有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病情严重者和老年患者还可出现静止性震颤, 但静止性震颤不是特发性震颤的主要表现形式。 震颤频率一般为4~12次/秒, 每个病人的震颤频率基本固定, 多数病人随着病程延长频率有所减慢, 而震颤幅度却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
3、累及四肢。典型的特发性震颤主要累及上肢(95%)、头部(34%)、面部(5%)、下肢(20%)、言语(12%)和躯干(5%)。手部震颤最常见,通常先出现于一侧,以后逐渐累及对侧。 典型表现为手指的内收与外展或伸屈运动, 与帕金森病类似的旋前旋后运动在部分患者亦可出现。由于手部肌肉的不自主震颤,可影响患者进食、 精细动作及书写功能, 但无小写征。头面部震颤也较常见。虽然头、舌、软腭等可单独受累, 但多数同时合并手部震颤, 部分老年患者可有言语障碍。 躯干和下肢通常最晚累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2 08:35
特发性震颤是先天疾病,可能从出生就会携带该基因,部分人武断的说该疾病可能从出生那一刻就决定有没有以及在多大年龄会出现问题,所以该疾病是一个进展相对比较缓慢的疾病。很多人在20多岁觉得手有点轻微颤抖头有点晃,可能到40-50岁只是比之前加重一点,并没有变的非常严重。也有特发性震颤进展会比较快,尤其意向性震颤会非常重,平时安坐还好,吃饭时喝汤喝不到嘴里去,写字写不成,抖的特别厉害,该情况进展比较严重、比较迅速、比较猛烈就需要及早去治疗。有人进展很缓慢,手抖但在可控范围之内,如心情平和时还好,要去考试、面试或越要出席重大场合时,越紧张才会变的严重。进展并不是特别迅速,可以慢慢靠自己的心情、运动控制,不一定非需要外界干预治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2 08:31
特发性震颤简介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以常染色体显性模式遗传,约60%病人有家族史。该病主要表现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
基因解码专家研究统计,特发性震颤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3%~1.7%,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增至5.5%,年龄超过6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0.2%,男女之间的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
此外,其他疾病或某些药物等因素也会导致类似震颤的症状,这使得特发性震颤的发病率评估差异很大。症状较轻的人并不会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某些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的特发性震颤症状通过临床检查并不能被检测到,症状严重的甚至会被误诊为帕金森病。
发病原因
基因解码研究表明,基因是导致特发性震颤的重要原因。能够引起特发性震颤的致病基因有近百种,如TE**4、DN***13基因等。TE**4基因与特发性震颤密切相关,其功能受到抑制时会导致髓鞘发育不全,进而引起神经回路“短路”,出现震颤症状。
临床表现
特发性震颤主要表现为手、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运动性震颤。疾病主要影响上肢,也可影响头、腿、躯干、和面部肌肉。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当患者坐立或站立时,头部震颤表现为点头或摇头。在一些特发性震颤的人群中,震颤可能会影响声音。
虽然特发性震颤不会影响寿命,但会干扰精细运动技能,例如使用餐具,书写,剃须或化妆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由于无法正常进行这些日常活动,患者会受到更严重的伤害。且特发性震颤的症状可能因情绪压力,焦虑,疲劳,饥饿,咖啡因,吸烟或极端温度而加重。
任何年龄都可能出现特发性震颤,但在老年人中最常见,且随年龄增长震颤严重程度增加。研究表明,患有特发性震颤的人,特别是在65岁之后出现震颤的个体,存在更高的发生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包括帕金森病或诸如听力损失的感觉问题。
“特发性震颤致病基因鉴定”采用佳学基因自主的基因解码技术,结合国际国内数据库,在高通量测序的基础上,精准分析导致特发性震颤发生的上百种致病基因,实现对特发性震颤的准确诊断:
(1)对于未发病人群,提示个体患病风险,帮助及早预防,调整心理和环境因素,有效避免特发性震颤的发生;
(2)对于患病人群,找到特发性震颤发病的基因原因,选择有效、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精准治疗。
(3)对于有特发性震颤家族史的人群,找到致病基因,可以指导优生优育,终止特发性震颤致病基因在家族的延续,让后代或者二胎不再患病。
适用人群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特发性震颤致病基因鉴定?
1、 有特发性震颤相关临床表型的患者;
2、 有特发性震颤相关临床表型的疑似患者;
3、 有特发性震颤家族史的人群;
4、 生育过特发性震颤患儿的夫妇;
5、 想了解自身患特发性震颤风险的人群;
6、 特发性震颤高发地区人群。
治疗方案
通过基因解码技术找到致病基因后,佳学基因会根据致病基因的不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有的患者可以采用心理治疗、饮食调理;有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有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此外,特发性震颤患者应积极参加功能训练,尽力改善运动、平衡、协调功能,积极进行言语训练,设法提高或维持日常生活能力。患者家属应当引导患者与外界建立良好关系,给予他们热情关怀,消除其忧郁情绪。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2 08:33
患上特发性震颤之后有什么表现?任何疾病的早期治疗对病情的康复都是有好处的。特发性震颤也是这样的,要想及时发现特发性震颤是否来到我们的身边,对特发性震颤的症状必须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患上特发性震颤之后有什么表现?
1、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另一个常影响的部位是颅颈肌肉群。
2、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主要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
3、震颤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
4、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另一个常影响的部位是颅颈肌肉群。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及,表现为患者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头”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