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两袖清风"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04:3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9:38
“两袖清风”到底是什么意思
作者: 木石 发表日期: 2007-06-01 22:14 复制链接
“两袖清风”,也说作“清风两袖”,是古代对清廉*的赞誉。这“袖”即指衣袖,古时的*和有地位的人都穿袍子,袍袖又宽又大,可以装东西,就象现在衣服的兜儿一样。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袍袖里没有什么东西,只装两兜清风—样。说穿了,就是说*没有贪污受贿。
明朝人都穆的《都公谭纂》卷上所说的于谦故事,就是这句成语的来历。
于谦是明朝颇有政绩的清官,也是很有才华的诗人。他在明宣宗、英宗、景宗各朝,都做过大小的官。那时的官,绝大多数是营私舞弊、贪赃枉法的。在外地做官或京官奉差外出的,更乘机搜刮民众,敲诈勒索,无所不用其极。他们进京时,还要征集大批贡品礼物,献给皇帝和送给朝中权贵,以博取高升重赏。而于谦却不来这一套。据说,于谦当“兵部侍郎”时,有一次去河南视察,回京之日,却不带一物,并作诗一首道: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绢帕、蘑菇、线香,都是民间土特产,一般*常以这类东西作为礼品,带进京去。于谦在诗中说,这类东西是供百姓享用的。只因*征调搜刮,它们反使人民遭殃了。于谦接着说,我什么也不带,只带两袖清风进京去朝见天子,免得老百姓的非议。
1457年,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于谦成了宫廷权力之争的牺牲品,被英宗诬以“谋逆罪”,惨遭杀害。抄家时,却没有发现于谦家里有多余的财产。
东汉时期,荆州刺史杨震调任东莱太守。他从荆州赴东莱上任时,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热情地接待了他。原来王密也是荆州人,杨震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以后还需要他提携。有了这两层关系,于是王密便在深夜带着黄金,悄悄地来到杨震住处,对杨震说:“多亏大人当年的举荐,小人才得以任此县令。昌邑无特产,仅与十斤黄金赠送大人,聊表心意,请大人一定笑纳,以后还望大人多多关照!”
见到那么多金灿灿的黄金,杨震面显怒色,很不高兴地说:“作为故友,我是十分了解你的,可你为什么不了解我呢?”王密小声地说:“现在已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的,请大人放心!”
杨震哈哈大笑,用手推开房门,拍着王密的肩膀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你还是赶紧把黄金拿走吧!”王密见讨好不成,只好带着黄金灰溜溜地回去了。
杨震一生生活俭朴,为官清廉,子孙们跟着他,吃的是素菜淡饭,出门都靠步行。有*奉劝他为子孙后代置一点产业,他却说:“让后人说他们是清官的子孙,这可是留给他们的最丰厚的产业啊!”
杨震最看不惯*们的贪侈骄横,多次上书切谏,贪官们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予以除之而后快。公元124年,杨震被贪官中侍郎樊丰诬陷而罢官,被*自尽。
于谦、杨震都是那个时代的好官,但他们却没有得到好的人生结局,令人惋惜,这真是做清官难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9:39
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现多数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古往今来,凡为官清廉、不贪钱财者,常以“两袖清风”自誉。 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现在应该还有,不过太少了,基本上见不到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9:39
两袖清风liǎng xiù qīng fēng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两袖清风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解释】: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出自】: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示例】: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十二回
【近义词】:洁身自好、一贫如洗、廉洁奉公
【反义词】:贪得无厌、贪赃枉法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9:40
大部分是比喻做官廉洁。现在社会,不得不否认很黑,但是,我相信,这样的人是有的,不论在那个朝代,那个社会,总有那么一部分会坚持自己高尚节操的人,虽然少,却不会灭绝!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9:40
古代人习惯往袖子里放东西,就像我们今天的衣服兜,两袖清风表示廉洁,袖子里没有东西,只有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