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儿童自我状态,停止精神内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09:0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8 15:22
作为一本畅销英国20多年的国民心理咨询读物,这本《*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解开了许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未解之谜。
高中时,作为理科班的一员,我曾为自己糟糕的理科成绩黯然神伤,长期处于自卑自责的情绪中。那时候的我最害怕每次分数揭晓的一天,因为接下来的数日,心中仿佛有一个小人在鞭笞自己,责骂自己,考这么点分数,对得起父母吗? 现在深究起来,这其中多少有原生家庭的原因,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得到了最多的教育资源,也因此被父母予以厚望。 平时父母那些叹息生活不易、让我好好读书之类的话,往往令我感觉沉重不堪。
文中的*先生在遭遇人生际遇的低谷后,被身边挑剔型朋友责备后也陷入了自我价值怀疑状态。觉得生活沮丧,无趣,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认为自己不配生活在这个世界,甚至偶尔产生自杀倾向。幸运的是,他还有鼹鼠跟河鼠两位热心朋友帮他走出情绪的泥潭,推荐他去求助心理医生苍鹭。
书中的角色全部取材于《柳林风声》这部经典的童话作品,虽然我没看过这本童话作品,但对于《*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来说,脱离《柳林风声》来理解毫无压力。文中*先生跟苍鹭医生的十次面谈,就是一个人对自我抽丝剥茧的认识。
首先,第一次会谈,苍鹭先生明确咨询费的问题,必须由*先生自己支付账单,这是一个人为自己情绪负责的基础,成年人必须为自己的情绪买单。
第二次会谈,苍鹭先生开始指引*体会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而引出“儿童自我状态”这个概念。心情抑郁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这不仅令我想起另外一本心理书中提到的习得性无助状态:儿童时期的我们,因为过于弱小,当自己想得到的事情无法满足时,面对“强大”的父母,往往容易陷入一种类似“绝望”的情绪中。撒泼,打滚是通常面对这种挫折时儿童的应对状态。作为成年人,却无法做到跟儿童一样去发泄情绪,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愤怒,怄气,郁闷。
成年人要如何走出这种儿童自我状态呢?以此引出后面的第三次,第四次会谈。 回归到童年场景,思考自己缺失的到底是什么? 是什么造成了自己的情绪问题?如果能顺利的回答这几个问题,那就能自然而然的理解:善待自己,跟自己和解这句话。以前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双胞胎兄弟出生在父亲酗酒成性的家庭中,但是成年后两人的生活却迥然不同。一个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学位,成为律师,家庭幸福,一个却步入父亲后尘,同样酗酒成性,最后锒铛入狱。当记者采访这对兄弟的时候,却得到同样的回答:谁叫我有这样的父亲呢?然而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一个是接纳,一个是愤恨。
书中说道,人唯有在自我力量变得强大的时候,才能赶走悲伤的情绪,进入*自我状态,也唯有在这种状态,才能学到东西,即所谓停止精神内耗。要实现这点,书中给出的建议是理解自己的情绪,控制冲动,延迟满足,自我接纳,同别人建立有效的联结,协同合作。一个人唯有在做到这些后,才有能力去考虑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 我好,你也好 的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