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的吃法是谁发明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06:3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9 07:10
说到嗑瓜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项活动如今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尤其在一些娱乐场所,嗑瓜子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消遣。那么,你知道嗑瓜子是谁发明的吗?它在中国又有多少年的历史?又是从何时开始流行的呢?对此,小编也充满好奇,于是进行了相关搜索。据传,北宋时期人们已开始有嗑瓜子的习惯,具体情况如何,让我们一起探寻吧!
在中国,无论是上层精英还是普通百姓,大多数人都有嗑瓜子的习惯,这可以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现象。嗑瓜子的习俗在明代已开始流行,到了清代和*时期更为盛行。晚清之前,人们主要食用西瓜子,而晚清时期南瓜子开始流行,到了*时期,葵花子又异军突起,最终形成了三种瓜子并立的局面。
中国人对饮食有着独到的理解,喜欢食用瓜子,这可能源于一种节俭的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饮食习惯逐渐上升为一种饮食文化,成为了一种习俗。嗑瓜子的习俗最早可能起源于北方,这不仅是因为相关记载主要出现在北方的历史文献中,还因为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农闲时大家会待在家中避寒,嗑瓜子聊天成为了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
北宋初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在历史上第一次记载了“瓜子”。之后,吴越广为流传的《岁时歌》也记载了“嗑瓜子”的习俗。至于“嗑瓜子”为何能位列诸多事务之首,以及中国人喜食瓜子的传统始于何时,目前尚不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明清时期已经非常流行。
丰子恺先生在*时期对中国人嗑瓜子的习俗进行了详细描述,他在作品中提到,“在酒席上,茶楼上,我看见了无数咬瓜子的圣手”。然而,丰子恺先生并不赞同用嗑瓜子来“消磨岁月”,甚至将其视为国民劣根性的一种表现进行批判。他认为,除了抽鸦片,没有比吃瓜子更好的消磨时间方法了,因为它具备三个特点:吃不厌、吃不饱、要剥壳。
瓜子主要包括葵花子、南瓜子和西瓜子,其他瓜的籽要么无法批量生产,要么不适合作为零食食用。向日葵和南瓜都是美洲作物,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后传入中国,大约是在16世纪上半叶,也就是明朝嘉靖年间。西瓜品种繁多,引入中国后经过数百年的自然选择,品种更加丰富。从元代开始,各地方志所记载的西瓜品种达50余种,不仅有今天我们主要食用瓜瓤的西瓜,还有专门以食用瓜子为主的西瓜。后者在不同地区称呼各异,如打瓜、籽瓜、子瓜、瓜子瓜等。
19世纪中叶前后,法国传教士古伯察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旅居,对中国社会各方面有直接而细致的观察。他对西瓜子的描述颇多,称中国人对西瓜子有着特殊的偏爱,西瓜在中国因此成为必不可少的食品。有时,大量的西瓜会被运到繁忙的马路边,免费送给过往的行人,但条件是吃完后要把瓜子留下。无论是在大街旁还是小道边,到处都可以买到瓜子。即使在最荒凉的地区,也不必担心找不到西瓜子。在大清帝国各个地方,这种消费形式成为了一种不可思议、超乎想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