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高分求苏轼,李白,孟子其中1人或所有人的抱负政治理想!!!_百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6-01 14:0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2 11:23
(我来谈谈孟子吧!)
孟子禀承了儒家学说里“仁”的思想,并发扬光大,发展为严密、系统的“仁政”治国方略,深得战国时期部分诸侯王的赏识,如:魏惠王。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开山祖师,那么,孟子就是儒家的集大成者,其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日后儒家思想统治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奠定了基础。
孔子主张“以人为本、仁者爱人,有教无类”,孟子经过长期的钻研,结合当时的天下形势,发展成为了“民本思想”,他既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人生抱负,又是为了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民本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人,直到两千年后,欧洲出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民权”理论学说,这便是孟子理论在异国它邦变成现实的铁证。
下面,具体为您解说孟子的理论: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道德伦理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2 11:27
说说李白的吧。他是那个用生命来追寻浪漫的李白,是那个迎风立于船头,狂笑高呼“我本楚狂人”的李白,是那个对天长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他天马行空,豪放飘逸,傲岸不羁。他用众人不能理解的方式来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他澎湃的激情、飞扬的神采有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让人不自觉地被吸引,被感染,被打动。李白其实一直想入朝为官,走向仕途,为国出力。但当他被逐出时,仍能洒脱地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一生与酒为友,与月为伴。他的所有都是为了追求自由。天地间没有什么可以羁绊他,因为他本来就是“谪仙”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2 11:26
忠贞刚正——苏轼的政治品格
苏轼自幼即“奋励有当世志”,具有高远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至君尧舜,此事何难”;他想以天下为己任,要“涤荡振刷,而卓然有所立”。他既有识,又有为;既能坐而言,又能起而行,是一个著名的务实家。他处理政事,“拙于谋身,锐于报国”,是极端厌恶希合、俯仰、以求进用的人物。史书说他“刚正嫉恶”、“遇事敢言”、“忠规谠论,挺挺大节”。他自己也反复说:在政治斗争中,“赋性刚拙,议论不随”;“专务规谏”、“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比如王安石当政时,苏轼自知“是时王安石新得政,变易法度,臣若少加附和,进用可必。”但他“不忍欺天负心”,决不像投机分子邓绾那样假意附和新法,“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而是以其吏制观点,力攻新发的激进和“失在于任人”的弊端,最后遭嫉入狱,几乎丧生。在“元佑更化”时期,旧党司马光为相,苏轼被召回朝廷,官运本可亨通,但他又于“交契最深”的司马光力争“免役法”的存废,认为司马光“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害,参用所长”,是个错误的施政方针,争论后连呼“司马牛!司马牛!”致使司马光忿然要驱逐他,逢迎司马光的人也诬他为“王安石第二”,又迫使他“补外”而去。这都体现了苏轼忠贞刚正的政治品格,为后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