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神性的理解与解释 ——以《像山那样思考》教学为例_百...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6-03 14: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10 14:49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 领会“一声狼嚎”所引发的“山的思考”,理解保护生态的深刻意义;
2. 体会作者的悲悯情怀,了解本文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为什么只有山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嚎叫;
2. 怎么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教学课时: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品体裁与作者简介。
二、自读提问:
自读思考与问题归纳。
三、导读感知:
第1-3节:
1. 是什么引发了山的思考?“这”是怎样的“一声嚎叫”, 蕴含了怎样的一种情感?
2. 山在思考什么问题?(山从“一声嚎叫”里明白了怎样的“深刻的含义”?)山的思考和一般人的思考有什么不一样?
三、研读体悟:
第4-7节:
1. 作者“对这一点的认识”的由来过程中对狼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作者说的“新的东西”是什么东西?“这种观点”又是什么观点?
第8-10节:
1. 谁应该“像山那样思考”?本文归根结底是写谁与谁之间的关系?
2.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揭示出怎样的人生意义?
四、小结:
可不可以把题目改成“像自然那样思考”?它浓缩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怀?
作业:推荐阅读梭罗的《瓦尔登湖》和姜戎的《狼图腾》。
板书:
像山那样思考
一声狼嚎——————/——————山的思考
悲悯情怀,深远祈祷
2014.10.16
一种精神性的理解与解释
——以《像山那样思考》教学为例
加达默尔说,“文学其实是一种精神性保持和流传的功能,并且因此把它的隐匿的历史带进了每一个现时之中。”①优秀的文学作品,自然镌刻着作者独特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能不能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静态的无生气的语言转换成一种动态的有生气的内容,在文字的理解和解释中产生一种审美的感动,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实现一种精神的发育,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教学问题。
《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篇穿透时空启迪人生的哲理散文,在日益进步的人类社会,如何直面人类与自然相处的亘古不变的困境,将是这篇文本理解与解释的一个意义事件,也是能否在读者灵魂深处造就积极精神的一个根本命题。
一、目标期待:厘定文本解读的价值取向
每一个读者常常带着阅读的期待去面对文本,然而这些期待视野和文本之间毕竟有着相当大的一段距离,语文教师在开始文本教学的时候需要唤醒学生的阅读背景和生活经验,将学生带进特定的文本情境之中,做出正确的符合文本意脉和意义的教学安排。
文本的真实意义在哪里,有没有可能从它的起源和发祥地去寻找问题,这是文本阅读首先需要明确的价值取向。“谁想理解一个本文,谁就准备让本文告诉他什么。”②每一个读者既是阅读者和提问者,又是思考者和解答者,一切的阅读理解需要不断地提问和探究,并且试图在阅读过程中倾听文本的回答。怎样安排《像山那样思考》的导引,关系到整堂课的目标定位,也关系到文本理解的梯度和深度。
首先,我们可以从文体入手,让学生明确本文是一篇讲道理的哲理散文。这种散文通过作者独特的社会观察产生深刻的人生感悟,一般以一件事情或者一种现象来开头,然后在叙述、抒情、评论的过程中讲述道理和启迪人生,《像山那样思考》就是这一种哲理散文。其次,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了解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其人。特别强调作者是一位生态学家,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近代环保之父”,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近50岁时购买了美国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人类遗弃的沙乡农场,从此开始了长达13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直到去世。他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写成了《沙乡年鉴》,《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再次,让学生联系课文对照文章题目谈谈读出了哪些问题,通过交流汇总成四个问题:是什么引发了山的思考?山在思考什么问题?山是怎么思考问题的?谁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这些问题的提出不再是学生只凭主观印象的任意判断,而是在接受文本的心理感知时所产生的认识与思考。
一切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都是一种富有生气的生命性活动,“谁理解一个本文,谁就不仅使自己取得对某种意义的理解,而且——由于理解的努力——所完成的理解表现了一种新的精神自由的状态”③。在文本的理解范围内,以上四个问题恰恰反映了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方向,其本身已经意味着这篇文本的理解意义。这种开放的教学设计预示着接下来的解释不是一种在理解之后的简单的附加行为,而是一种文本理解的内在的表现形式。
理解的方式就是解释,就是在《像山那样思考》的语言文字中获得一种自由交往的真正的精神性。文本第一节以“一声狼嚎”回答了学生的第一个问题,也正是这“一声狼嚎”揭开了一个自然生态的严峻的生活现状。作者开篇就说,“一声深沉、骄傲的嗥叫,从一个山崖荡漾到另一个山崖,回响在山谷中,渐渐地消失在漆黑的夜色里。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是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那么,这“一声嚎叫”究竟有哪些特点? “深沉”与“骄傲”又应该做出怎样的理解?“这”里面到底蕴含了怎样的一种情感?也许学生们可以理解“深沉”之中所传达出的无奈和哀叹,明白狼在人类的猎杀和挤压下遭遇到越来越残酷的折磨,但是不一定理解“骄傲”之中充满着的无穷的不甘和警醒,它们不仅十分清楚自己的艰难处境,也清楚这样下去会带来怎样的一系列的后果,在这个道理面前人类却始终蒙在鼓里。开篇教学初步激发出学生进一步的阅读情趣,为整篇文本的理解奠定了一个精神基调,也为阅读期待设置了继续解读的悬念和指引了自我理解的方向。
姚斯说,“文学和读者间的关系能将自身在感觉的领域内具体化为一种对审美感觉的刺激,也能在伦理学领域内具体化为一种对于道德反映的召唤。”④审美欣赏作为一种阅读阐释活动,不仅从文本作品的广阔背景和阅读者的生活经验之间揭示出一种阅读的矛盾,而且在作品的未定性和读者的具体化之间寻找到一种历史的关系,从而形成作者作品与读者理解之间的一种审美对话。
文本作为一个开放性结构放置在读者的面前,潜在于文字背后的意蕴有着一种等待理解的审美价值,只有主动参与文本的语言情境才能认识作者在作品中给予我们的深刻回答,从而体验到作品意义的深邃性和作者情感的丰满性。文本理解是把读者置身于作品的丰富内涵并设身处地地领会作者的情感思想,整个过程是一个语言理解和审美体验的过程。一切的理解都是解释,都是通过语言的媒介而进行的具体化的对话,在唤起文本意义的过程中读者自己的情感也自然参与了进来。
《像山那样思考》第一节之后紧接着的问题是,我们怎样从文章的语言背景中深入理解这一声“深沉、骄傲的嗥叫”所隐含的深刻含义,为什么只有山能够听懂其中的深刻含义。分析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从各种“活着的东西”产生的各种不同反应分辨出 “浅显而迫近的希望与恐惧”,通过文中的一组形象的排比句来认识清楚这是一个严峻的生态伦理问题;第二步从山的角度去理解狼的嗥叫的深刻含义,揭示出狼的存在与否对于山、自然和人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第三步看为什么“那些不能辨别其深藏的含义的人也都知道这声呼唤的存在”却没有像山那样去思考,比较分析山和一般人思考方式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得出一般人类的思考是一种眼前的、浅显的、功利的、偏面的主观的看法,而山的思考是一种长远的、深刻的、公正的、全面的客观的思考,所以说只有山“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三步之后,一个问题马上可以跟进,其实山的思考就是作者的思考。对于同一声狼嚎,同一种事物,人们常常习惯于“这样”的思考;只有山明白,也只有作者明白,我们不能“这样”去思考,应该像山“那样”去思考。
在这种审美对话的过程中,构成了一种情感的同在和意义的同在,其实质是读者与作品的同在,是在相互依赖的交叉点上展开的对话活动,“一个是存在于本文和现实之间的交叉点,一个是存在于本文和读者之间的交叉点”⑤。一系列的阅读对话将问题聚焦到严重的生态失衡现象和对待事物的思考方式上,在文本语境的世界里进行着能动的相互作用,造成一种真实而真诚的阅读情境。
利奥波德为了说明自己的认识由来,花了较大的篇幅叙述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并且将自己的情感变化公诸于众。教师可以让学生速读分辨作者所经历的“敌对——同情——敬畏”三个裂变过程,了解作者在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恶化的事实面前,终于愧疚于“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的错误,深刻体会作者面对神圣事物的一种严肃而认真、谨慎而畏惧的人生态度,从中发现利奥波德所揭露的生态伦理问题是一种悲剧性现象,作为悲剧性现象在被读者理解的过程中就有了一种审悲体验,于是,在读者的情感世界里渗透进一种强烈的痛苦和哀伤,也在各自的生命精神里获得了一次清醒的洗礼和净化。
三、思想交融:打开读者思维的光明视野
文本阅读的过程是从文本的历史出发又回到读者的现实,是在文本的意义世界里感受到自己的精神运动,“人类教化的一般本质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普遍的精神存在”⑥。这里存在着两个彼此不同的视域世界,一个是作者将自己的精神世界置入于文本的历史视域,一个是读者将自己的文本理解置入于当下的现实视域。当我们初步理解了文本的思想意义之后,一切的文本理解就不能局限于近在眼前的东西,而要想方设法去超越这些东西向外扩展和延伸,因此,理解的任务首先是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还原文本的历史现象,其次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努力接续文本的历史距离,最后是在视域交融的状态中获得一种积极的普世意义。
伊瑟尔说,“阅读的每一个时刻都是保持和绵延的辩证统一,它传达一个未来的、有待于读者占领的视界,并且和已经实现了的(并且正在逐渐消失)过去视界融为一体。”⑦要想让读者进入到文本的精神领域,就不仅需要接受文本所发出的语言信息,还需要沿着文本的视域结构去思维和消化。《像山那样思考》在结尾部分写到因为人类的猎杀,“狼——鹿——草”之间发生了一种可怕的生物链现象,山在“对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教师可以连续发问,在利奥波德那个看见了狼就扣动扳机的年代,他们用枪弹打在了狼的身上,其结果就是,那颗子弹又转了回来,最后打在了谁的身上,学生自然清楚是打在了人类自己的身上;那么,谁应该像山那样思考呢,是人类;本文在写狼、鹿、牛、牧人等一系列关系的时候,归根结底是写谁与谁之间的关系,是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然后可以让学生再读文章,在文章结尾部分寻找有没有通过群山的思考直接表述作者生态伦理思想的句子。学生很快能找到两个关键句,一个是“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一个是“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凭着学生已有的理解基础,不难解释这两个句子所包含的意义。关键时刻可以点拨学生,“荒野”代表的是自然世界,它给这个世界的启示就是整个大自然对生存法则的启示,无论是狼,还是鹿、草,甚至是牧牛人,都是生物链上的一部分,都是一个个自然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获得尊重;这个世界可以有主人,但不能有主宰,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绝不比山更明白,人类应该向山学习,像山那样思考。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个环节进行适当的拓展介绍,“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句话是美国另一位自然主义作家梭罗的话,说说梭罗与他的《瓦尔登湖》,照应本单元的另一篇文章《神的一滴》。
这个时候这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阅读理解更需要让读者超越文本真实的生活情境的界限,在读者的阅读背景中产生新的思考和感悟,那么就必须重新寻找文本可以启迪学生的新的角度进行体味和辨析。教师可以提问,既然山代表的是自然的声音,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把题目改成“像自然那样思考”。这是一种换位的思考方式,虽然说的是一个道理,但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作者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山以象征意义,“山”是一个意象,“山的思考”是一种意境,整个题目特别富有诗意,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味道,摄人心魄,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而用“自然”的话太宽泛,指向不明,象征意义就不显著。
小高潮之后可以让学生把题目再读几遍,感觉一下这个祈使句的重音位置应该在那个词上,说说自己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一个面对题目的用词问题,实质上是将整篇文本的阅读理解和题目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呼应,学生基本会产生三种意见,一是重音在“山”上,强调的是山的自然与法则,有一种凝重、庄严、巍峨、包容一切的形象感和象征力;二是重音在“那样”上,强调的是山的客观的思考方式;三是重音在“思考”上,强调的是必须进行深刻的哲理思考。每一个词都有自己特殊的意义,是一个特别具有感召力和启示性的题目。教师可以顺势小结:全文有两条线,明写一声狼嚎,暗写山的思考,从山的思考里揭示出狼嚎的含义,希望人类感悟自然生态的平衡法则,用实际行动改变为了自身利益而给大自然造成的严重危害。这个主题无论在利奥波德的年代,还是在现在或者将来,都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因此有人说这是利奥波德站在山顶向人类发出的一声深情的呐喊,还不如说是作者跪在广袤的大地向人类发出的一声悲悯的祈祷。
文本语言的生命在于作者的深刻情感与精神,语文教学的使命在于读者的深切感受和体悟。由于阅读视野发生了新的变化,读者将文本语境、历史现象和现实世界融合在一起,最终达到的目的不是以一种视域代替另一种视域,而是在多种视域的交融中为阅读的理解与解释产生出一个新的视域。文本的阅读理解与解释过程经历了思考作者思想和产生自我思想的过程,读者的阅读活动就成为一种精神性的历练活动,每一个读者的精神生命都在自身的思想认识中获得进步。
注:
①②③⑥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基本特征(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348、337、14页。
④H·R·姚斯、R·C·霍拉勃著《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⑤⑦W·伊泽尔著《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2、1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