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为什么要辞彭泽县县令这个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6-03 14:4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4 02:52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以上说明为官原因:家贫,没有别的养家本领;亲朋好友劝我为官;家叔的推荐;彭泽离家近,有酒喝。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以上说明辞官原因:天性自然,无法适应官场生活:妹妹去世,要去奔丧。
陶渊明因什么而 辞官归乡
造成陶渊明逐渐形成归隐思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时代政治的原因。陶渊明生逢乱世,他的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十个皇帝,社会处于空前的大分裂、大动荡的黑暗时期。在这样的社会中,陶渊明的治世理想是难以实现的。晋宋时期,推行的是门阀世族制度,政治极端腐朽。门阀世族制度萌生于东汉末年,形成于魏晋...
陶渊明为什么要辞彭泽县县令这个官
以上说明辞官原因:天性自然,无法适应官场生活:妹妹去世,要去奔丧。
陶渊明因什么而弃官归乡,过起了隐居生活
就陶渊明个人的气质禀赋而言,他那狂狷不阿和缺乏耐心的性格,以及较为脆弱的心理素质,也是造成他在仕隐之间反复不已的原因之一。比如,在桓玄和刘裕当政之初,他都曾雄心顿起,于是便满怀期冀地出仕,但又都很快地失望而辞官,显示了他那书生式的冲动性格。而最后他在做了80天的彭泽令之后,因为不能...
陶渊明辞掉彭泽县令的原因
归去来兮辞 1 陶渊明不愿为斗米而折腰,他热爱大自然,并且他想家了,最主要还是不愿为斗米而折腰 2 家中无米,为了一家老小,不得已而为之 滕王阁序 1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2 应该是引用故事或词句 (可能有错误)
陶渊明只做了80天的彭泽县令他辞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他自毁仕途的根本原...
因为上司要召见他,而且规定要求他穿着正式,他觉得为了这么一个人而放弃自我不值得。所以没有去拜见大人。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陶渊明退官,甘当"苦农民"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这是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决定的,身逢乱世,政治黑暗,长期沉沦下僚,生活处境艰难。第二,受儒家“穷则独善其身”和道家“以自隐无名为务”的影响,向往田园,不愿仕进。第三,主观因素,他也曾经想做一番事业,但又想清高自守,不与世俗同流,矛盾挣扎后,最终隐居以保持自己高洁人格。所以...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求官,辞官的原因?
《归去来兮辞》记述作者任官及辞官的原因,并透过描写作者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闲适的生活,而表达作者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及对官场黑暗的厌恶,流露出组综合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和乐天知命的人生观。写作背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元年,陶渊明为彭泽县令,上级派督邮(督察属县...
陶渊明为什么要辞官归隐
三十九岁时,多年来的经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开始转向躬耕自给自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此后,他又为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余日就解印挂职而归。故而,他结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
陶渊明归隐的意义
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
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为什么只做了81天的县令就辞官?
陶渊明的生活有时很拮据,所以他不得不过着时而出仕时而归隐的生活。陶渊明在晋安帝时曾最后一次为官就是彭泽县令,他只做了81天的官,在妹妹去世后,就真的与官场告别了,他自己说自己因为家境贫困,孩子很多维持不了生计才做官的。但是战乱中,人们的生活都很艰苦,做官仅能维持日常。可是自己本性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