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6-03 16: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4 02:00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的指标。根据这个定义,他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 Gardner, 1983)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九个):
1.语言 (Verbal/Linguistic)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
2.数理逻辑 (Logical/Mathematical)有效地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并进行复杂数*算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喜欢通过推理来进行思考,喜欢提出问题并执行实验以寻求答案,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
3.空间 (Visual/Spatial)准确感知视觉空间的才能。空间智能强的人对色彩、线条、形状、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很高。
4.身体-运动 (Bodily/Kinesthetic)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物的能力。
5.音乐 (Musical/Rhythmic)音乐智能主要是指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
6.人际 (Inter-personal/Social)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和与人交往能力。善于觉察他人的情绪,体会他人的感受,辨别不同的人际关系。
7.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这种智能主要是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对自己的生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
8.自然探索 (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对物体进行辨识和分类的能力。表现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敏锐的观察能力,关注各种事物的细微差别。
9.存在(Existentialist Intelligence,加德纳后来又补充)人们表现出的对生命、死亡和终极现实提出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的倾向性。
1.改变观念
在人才观上,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孩子的差异性不应该成为教育上的负担,相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2.改变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多元智能并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认为应该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人最适合的发展道路。通俗来讲,多元智能理论不是让大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是简单的要求给孩子多架几座桥,而是主张给每个人都铺一座桥,让“各得其所”成为现实。
3.改变方法
在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孩子个体的方法。按照孔子的观点就是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改变行为
更多地从关注孩子,开发潜能,促进全面发展方面去考虑问题。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呈现用“多元智能”来教学的策略,实现为“多元智能而教”的目的,改进教学的形式和环节,努力培养孩子的多种智能。在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以利于人际智能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重视最后的反思环节,培养孩子们的内省智能。力争使教学丰富多彩,互动形式多样,使孩子们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文字整理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