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清官之薛大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14: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2 01:49
薛大鼎(?~654年),字重臣,蒲州汾阴(治今山西万荣县) 人。隋唐时期大臣,介州长史薛粹之子。
隋文帝驾崩后,汉王杨谅被诬为谋反,杨谅不服,起兵反叛,后兵败。薛粹作为参与者之一,兵败后被处死,而薛大鼎作为“叛臣之子”,被贬为官奴,流放辰州。
隋朝末年,贪官横行,民不聊生,腐败的吏治激发了薛大鼎的雄图大志,在这样的背景下,薛大鼎回归故里,投靠李渊,开始了仕途生涯。
薛大鼎归附李渊之后,因屡献良计,被授予大将军府察非椽。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而薛大鼎也因战功被任命为山南道(今湖北一带)副大使。
唐朝建立,虽说是推翻了隋朝的腐败吏治,但是建立初期,灾歉频发,经济落后,各项生产都不发达,百姓依旧流离失所,生活困苦。薛大鼎出任山南道副大使后,首先就召抚流亡,让百姓有家可归。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百姓的温饱问题。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食为民之本,当百姓的日常温饱都出了问题时,就会引发百姓动乱,甚至引起暴动。所以先让百姓填饱肚子,才能谈生活安定。
薛大鼎为了解决百姓饮食问题,他组织百姓广开屯田,自给自足。对于那些孤寡老人,贫苦家庭,政府和乡亲一起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这一举措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当地百姓不仅家家温饱,官仓也渐渐充实起来。薛大鼎的作为为唐朝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唐太宗继位以后,他认识到,要想解决百姓温饱,改变社会落后的现状,使全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就要选拔一批像薛大鼎一般,勤政爱民、为官清廉的优秀官吏到地方任职,让他们牵头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为百姓造福。
次日上朝,唐太宗对文武百官说:“朕思天下事,丙夜不安枕。永惟治人之本,莫重刺史,故录姓名于屏风,卧兴对之,得才否状,辄疏之下方,以拟废置。”
太宗的这番话,言外之意就是说,想要治理好百姓,就要注重选拔刺史、县令等地方官员,只有德才兼备的人出任地方官吏,才能领导百姓,造福百姓。
这次上朝,太宗表明决心,还要求在朝大臣举荐廉吏出任地方官员。在这样的背景下,薛大鼎被选拔为地方刺史,不断迁徙,治理各地。而其中政绩最突出的当属薛大鼎在沧州(今河北沧州)刺史期间的所作所为。
沧州,唐朝以前多次遭受战乱、自然灾害等祸害,民情复杂,素来被官员称为难治之地。再加上历任官员贪污腐败,刮民肥己,导致沧州地区社会混乱,民不聊生。
除人为原因之外,沧州地势低下,在旱季,人们乱挖河道,引水灌溉;一到涝季,沧州地界水肆横流,一片荒凉。由于种种原因,到贞观末年,沧州百姓还是食不饱,衣不暖。就在这个时候,薛大鼎被任命为沧州刺史。
一到沧州,薛大鼎看到的是疮痍遍野。平原片片,却无人耕种;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对此,薛大鼎身体力行,深入民间展开调查。
经过调查,薛大鼎发现大片土地荒芜的原因主要是水利失修。沧州境内有条无棣渠,该渠西起运河,贯沧州全境后,东流入海。
但是由于长期失修,河道淤塞,加之水旱灾害频发。在旱季,百姓为了引水灌溉,到处乱挖河道;到了涝季,一场洪水就淹没庄稼,颗粒无收。
春种秋难收,因此人们都不愿意耕种,任土地荒芜。没有土地就没有粮食,百姓温饱不能解决,于是大家就四处逃荒,流离失所。
了解清楚情况后,薛大鼎上奏皇帝道:“沧州水利失修,百姓流离失所,温饱堪忧,赋役难服。望陛下免其赋役,让百姓重回家乡,安定下来。”
太宗看了薛大鼎的奏折之后,不仅免除当地赋役,还开仓赈济灾民,并拨款让薛大鼎带领百姓整修水利。
太宗的布告很快传到沧州百姓的耳中,大家纷纷赶回家乡,安定下来,并加入到整修无棣渠的队伍之中。在薛大鼎的带领下,在百姓的共同努力下,无棣渠不久就疏通了。薛大鼎一鼓作气,又带领百姓疏通了沧州境内的长芦渠、漳渠、衡渠等小河道,使其相互连接,形成河网化。
经过一番修治,沧州地区的农田积水都被排出;而河道整修,不仅减轻了水灾,在旱季也可合理灌溉农田,确保农业生产,从而解决百姓温饱。
整修水利给当地经济也带来很大机遇,特别是无棣渠的开通,使得东海丰富的水产资源可以运输至沧州境内,从而再转运至其他地区。这样不仅便利了当地的交通,沧州地区生产也得以恢复,经济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富裕。
在经济的带动下,薛大鼎又与民同甘苦,带领百姓大兴农事;他还奖励农民开荒种树,采桑养蚕,发展农副产业,这大大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在农闲时节,他又请来专业人员,教沧州百姓出海捕鱼技术和海水制盐技术,并给百姓提供渠道,将这些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没过几年,沧州地区就展现出崭新的面貌:原来荒芜的土地都种满了绿油油的庄稼,家家户户生活富足,人民安居乐业。而在经济的带动下,有些百姓也做起生意来,一时间,还出现了一些富商大贾。
在薛大鼎的治理下,沧州地区声名大噪。而薛大鼎在沧州的卓越政绩,也赢得了沧州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当时老百姓作歌赞美曰:“新沟通,舟楫利。属沧海,鱼盐至。昔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
薛大鼎在沧州的政绩全部浓缩在这几句歌词中,被百姓广为传唱。
当时河北境内还有两位好官,一位是冀州刺史贾敦颐,另一位是瀛州刺史郑德本。这两位刺史和薛大鼎一样,也与民同甘苦,为民办实事,政绩卓著。因沧、冀、瀛三州在河北呈铛(古代的一种温器,有三足)足之势,故河北人民并称他们三人是“铛脚刺史”。
薛大鼎一生迁徙各地为官,在任期间,他为官清廉,一心为民,所到之处,他都能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处处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为官期间,他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鼓励人民脚踏实地,发展农业生产;为了搞活地方经济,使百姓生活富足,他还广开渠道,鼓励人民从事商业。
这一切都是薛大鼎宽惠爱民的表现,人民不忘其恩德,在他病故后,沧州百姓为他立了一块碑,一年四季祭祀他,用以纪念他对沧州的贡献,而他的功劳也永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