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2 14: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9 17:25
厥阴病,源于《伤寒贯珠集》中的病名,是六经病之一。其证候特征在《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中有详细描述,表现为阴阳失衡、寒热交织(常见上热下寒)。
《伤寒指掌》阐述了厥阴病的热证特点,如消渴(肝火旺盛)、气上撞心(肝火侵心)、食欲不振(风木克土,胃虚)、腹泻(土受木克)。治疗原则是清热上部,温养下部,乌梅丸是经典的代表方剂。厥阴病若出现厥逆,需辨析寒热性质,如脉微厥逆、恶寒下利者属阳虚寒厥,应用四逆汤或四逆加人参汤等回阳救逆。血虚寒厥则表现为手足冰冷,脉细微,应以养血散寒为主,如当归四逆汤等。
厥阴病的预后与阴阳气的交互有关。张仲景认为,厥阴病的厥逆与前热后厥相关,厥深则热深,厥微则热微。厥阴病的厥逆是由于阴阳气不相接续所引起。吴仪洛解释,邪入厥阴,热深则易引发厥逆,症状多属阳证,因阴阳失衡导致。厥阴病后期发热,阳邪外泄有助于病情好转,反之,若热多厥少,则病情可能加重,热少厥多则病情趋缓。
若热邪深入厥阴,临床表现为烦满消渴、舌卷缩、便秘、手足温度不一、脉沉有力,此时可用大承气汤进行急下治疗,见于《伤寒括要》卷上。
病名。六经病之一。从证候分析,属于六经病阴阳胜复、寒热错杂的证情。治宜清上温下,乌梅丸为治疗厥阴病的代表方剂。厥阴病发厥者,当辨析其寒热以决定治法。厥阴病之厥,由阴阳气不相承接所致。如热邪传入厥阴,症见烦满消渴,舌卷囊缩,谵语便秘,手足乍温乍凉,脉沉有力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