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劝学》+《师说》(教学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2 01: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8 01:12
高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
[教学分析]
本文是一篇论述性的文言文,作者荀子运用大量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深入浅出地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这三方面论述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这些道理就是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文章旁征博引,娓娓说理,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之集大成者的荀子的艺术风格。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熟记“有(又)、暴(曝)、輮(煣)、知(智)、生(性)”通假字以及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等词类活用现象;掌握文中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疏通文章大意,养成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学生通过了解荀子对学习作用、意义、方法与态度的论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做到“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进而从名言名句中得到启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掌握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荀子对学习作用、意义、方法与态度的论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必须做到“积累”“坚持”“专一”的道理。进而从名言名句中得到启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谈话法进行导入。对话学生:“同学们,从初中到高中大家学了那么多篇文章,你们对哪篇文章的感触最深?”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总结出这些感悟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由此导入今天的新课——《劝学》,来看看战国时期大思想家荀子对于学习的看法。(板书:劝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音频朗读,学生注意朗读的停顿、语调、字音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明确:老师强调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展示在PPT上,帮助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①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
②輮使之然也:“輮”通“煣”。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④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
(2)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状语: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名词用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③形容词用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用心一也。
d.用心躁也。
②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状语后置句:
a.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水为之而寒于水。
3.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即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以及文章的行文结构。
明确:“学不可以已”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按照“总——分(3个分论点)”的结构来写的。(板书:学不可以已)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阅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写到了哪几件事物,这几件事物发生了什么?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作者写了5件事物——青、冰、轮、木、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两句话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提高(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直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由此推出人必须通过广泛地学习和每日字形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综上所述,这5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水平、改造人的品性,使人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所以本段通过比喻论证的方法,从学习的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板书:学习的意义 比喻论证)
(2)阅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是论述什么观点的。(引导学生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说明踮着脚尖看远处,还不如登上高处望得远,这就像整日思考,还不如片刻地学习获得的知识多,运用比喻论证强调了学习的作用。
(3)思考作者在说“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句话时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明确: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说明人借助学习,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样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综上所述,第二段仍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从学习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板书:学习的作用)
(4)小组讨论第三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怎样的分论点。
明确:作者先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的第一个层次,从正反两方面的对比来说明学习要“积累”,这是学习的方法。
接着作者用4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进一步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的第二个层次,说明学习要做到“坚持不懈”,这也是学习的方法之一。
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学习还要“专一”,这是对待学习的态度。
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板书: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对比论证)
(5)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体会学习的重要性,思考“荀子关于学习重要性的论述在今天是否具有意义”这一问题,并组织学生结合语文课程的学习谈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拓展延伸:PPT展示司马光的《孙权劝学》,比较与本文的异同,再次体会学习的重要性。
明确:与本文不同的是,《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着重用对话表现人物,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2.小结: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对本课进行总结。
3.作业:(1)摘抄文章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与家人分享。(2)运用比喻论证或者对比论证的方法,用一句或几句话来说明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论述性的文言文,学生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读,找出并理解其中所采用的大量的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体会学习的意义、作用、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态度。课堂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本节课实现了三维目标,达到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效果。
[教材分析]
本文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韩愈所作,文章目的是贬斥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层层深入地分析了从师的重要性,其中运用了多种的论证方法,体现了韩愈思想的深度。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了解文意,学习文中的论证方法。
2.通过朗读法把握文章脉络及作者情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认识从师的重要性,培养谦虚好学的学习风气。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观点思想,学习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作文之目的。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言外语境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生谈自由体会;并说说现在的从师观是怎样的。
(二)整体感知
1.根据课下注释及手中的工具书疏通文意。
2.播放录音,学生根据录音画出间隔及重音。
3.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关注:节奏及情感。
4.学生自由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基调。
(三)深入研读
1.寻找全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
2.发现作者推崇的从师条件。
明确: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当时社会上的人们是如何做的?
明确:
4.观察师生总结表格,小组合作探究。
明确:(1)学习对比论证。(2)体会作者语气变化。(3)分析作者语言特点。
5.历史上的孔子是如何做的?
明确:(1)圣人无常师。(2)三人行,必有我师。(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4)举例论证。
(四)拓展延伸
学生分享言外语境。
明确:韩愈成文后不久被贬广州,因其观点惹怒掌权利益集体。
(五)小结作业
小结:配乐诵读,读出情感变化。
作业:韩愈的选择为题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古文运动发起人韩愈的一篇代表作,应为学生在言外语境处介绍古文运动的思想内涵,从这也能引出当时耻学于师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