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伯父十一(美丽的小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2 00:2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30 16:27
一个月后,确认部队只是换防,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集训,并非关押乃及更严重的情况。家属们这才定下心来,院子里才不再是一夕三惊,笼罩在大院上空的阴霾总算是烟消云散。
省军区独立师(8201部队)此次移驻应山、黄陂、洪湖等地进行*整训。数月后所部人员陆续归汉,继续驻守武汉。于8月改编为陆军51师,直至1972又恢复为湖北军区独立师。
这时国际风云变换,中苏两国已交恶多年,1969年边境线上自发生珍宝岛一役后,双方剑拔弩张。国家为备战备荒,在中西部地区自1964年持续开展三线建设。东风汽车厂(二汽集团)、东方化工厂和江山机械厂都是那时建设起来的,在相关领域都是行业佼佼者。
故事发生在东方化工厂
1970年的春天,组织上准备安排伯父到三线去。到三线意味着离开大城市,去物质生活艰苦的边远地方,伯父没有丝毫犹豫,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可接下来,事情却起了一些波折。由于伯父的调动,家属同样要跟随,可伯母所在单位武汉供电局不愿意。伯母工作能力出众,与同事关系融洽,是单位重点培养的干部,那时三十出头的年龄正当其时。部队领导为此三番两次去单位协商,武汉供电局迫于形势出具了伯母的工作调动证明。
当时组织上安排三个地方要伯父挑,伯父最后选择到离古城襄阳不远的一个小城南漳去工作。
来到南漳,发现这里山青水秀,县城面积不大却很干净,与繁华的武汉相比显得质朴而宁静,伯父、伯母一来就喜欢上这的小城。伯父被安排在武装部,伯母则在县供电局工作,奶奶每天在家照顾年幼的姐姐。
这里是三国故事的发源地,东汉名士司马徽,曾在此地白马洞建水镜书院,徐庶、诸葛亮、庞统、崔州平、向朗等诸多当世英才皆曾求学于他。
当地较大的漳河、沮河、蛮河等河流,都已深入融合进楚文化的发展历程,是我小时常去流连的地方。初到南漳时,一家人先是住在堤坝上,奔腾的蛮河从窗下流过,每晚都伴着潺潺的流水声入眠。
当时县里对伯父比较重视,开大会都安排他在*台列席。武装部的工作虽不是太多,但还是要经常到下面乡镇搞检查,抓一下民兵基干训练。那时一些偏远乡镇地处山区,青黄不接时还有野兽出没,伯父遇上了也会参与围猎。伯父精通各类*械,*法也算得上百里挑一,只要出手一般都会有所收获。伯父闲暇之余曾用报废的*械材料,自制了两把猎*。那时过年别人家放鞭炮,我们家则即放鞭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