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生态 关键技术 困难山地生态造林关键技术与造林工作的效果分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30 04:1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6:35
摘?要 对困难山地所进行的植树造林,不仅要充分运用基础的造林技术,更加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情况真正做好改土、保水、选树、科学配置树种、苗木处理、适时栽种、补植、合理保水还有科学抚育等措施,只有以上每一个环节都做好,才能使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真正得以提高,从而保证困难山地的造林取得成功。
关键词 困难山地;生态造林;关键技术;造林效果
中图分类号 S7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2-0088-01
所谓困难山地,它主要包括的是:石灰岩质山地、山体裸露的山地还有普通的石头山地等等。困难山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通常存在很多不利于苗木生长和成活的因素,比如:土壤比较干旱、土层薄、土壤营养缺乏、适生树种较少等情况。在困难山地生态造林中如果采用常规的造林方法,就必然会导致成活率低,最终难以成林。那么对于如何解决困难山地的造林问题?本文列举出了各种措施并对造林结果进行了分析。
1 困难山地生态造林技术措施
1.1 改土技术
改土技术也就是对土壤的改良技术,它主要包括挖种植穴、填土、施有机肥料、生物改土等等,尤其在整地的过程中务必要保证整地的深度,深度以适合栽种为宜,如果整地的深度达到了标准,那么树盘的吸水和蓄水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从而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程度;对于深栽显而易见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保证根系水分从而增加苗木的成活率。施有机肥料通常要从林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一般可采取施基肥的措施,施基肥通常都是在栽种前一个月左右进行,具体的做法是:当表土回穴至三分之一左右时,把基肥和底土混合均匀,等到发酵之后再栽种苗木,这样就能够使基肥充分发挥效果了。
1.2 苗木选择和处理技术
苗木选择一般采用容器苗,因为能保证苗木根系充分吸收营养,而且耐旱,成活率相对也高。另外采取正确的处理技术,也能够增加苗木的成活率:
1)浸根技术,就是在造林之前把裸根苗木的根系浸入到水中,浸水处理时间以24小时为宜,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提高苗木的含水量,从而增强苗木的生命力。
2)黄泥浆蘸根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在泥浆中加入适当剂量的菌根制剂、磷肥、生根粉等,然后把裸根苗木的根系进行蘸泥浆处理,这种方法能很好的保护苗木的根系,从而大大的增强了根系和土壤的粘合力,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
3)苗木修剪技术。对苗木的根系和枝叶进行适当的修剪是十分必要的,对苗木根系的修剪能够有效的避免,栽种苗木时出现苗木窝根问题;而对苗木枝叶的修剪能够有效减少整个树体的蒸腾量,有效保留水分,利于苗木的存活。
4)生长调节剂技术。就是采用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吲哚乙酸等一些生长调节剂,对苗木根系进行的一种有效处理,这种技术不仅能够增加苗木的生命力,而且能增加苗木的抗逆能力,使造林成活率整体得以提升。
1.3 栽植与保水技术
苗木的栽植时间如果合理,也会促进苗木的成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一般苗木的栽植时间最晚不能晚于清明节,苗木的种植密度也是很有讲究的,适当的密度能够增加苗木对环境的抗逆性,对于苗木的栽植要做到适时且密度适中。造林过程中也可以采取覆盖造林的技术,覆盖物可以选择杂草和一些可降解的塑料地膜,所覆盖的面积最好要超过栽植穴,这种对树盘覆盖的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水分蒸发,从而提高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利于提升造林的成活率。
在造林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吸水保水剂,吸水保水剂能够对幼苗所需的水分给予充分供应,从而提升造林的成活率,吸水剂施用方法较多,在此不一一列举,只阐述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把吸水剂直接施入到造林穴中,然后把吸水剂和土壤进行搅拌均匀,把搅拌均匀的吸水剂和土壤施到苗根的周围。等把苗木栽植下去之后,还要对树干实施一些保护措施,以有效的防止苗木失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对经济价值较高的幼树浇足定根水,这样能确保其成活。
1.4 树种选择与配置技术
对于树种的选择十分重要,同时提倡选择那些优良的本土树种,而对于外来的树种还是建议要慎重选用,即使是需要引进外来树种,也应引进那些试验成功的,这样才更有保障。所选用的树种应具有以下的特点:生长快、抗逆性强、抗旱性强同时能够稳定生长。要综合考虑地域性的差异,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树种,这样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
在树种选定以后,还要对其进行科学的配置,配置时要注意对不同的树种进行合理的搭配,比如: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搭配、阳性树种与阴性树种的搭配、浅根性树种与深根性树种的搭配等等。另外对于树种的配置技术不能仅仅依靠理论,一定要重视实践,不要忽略当地的实际情况,在确定好主要目的树种之后,下一步就是选择种间关系较协调的混交造林树种。一定要充分考虑混交树种的抗贫瘠性、生长速度还有树种的形态等等。
1.5 适时补载
困难山地的造林和普通条件的造林有很大的差距,困难山地由于受各种条件的*,成活率自然高不了,所以,在栽植后一到两个月之间一定要做一次全面检查,仔细查看苗木的成活情况,如果一旦发现有死株,就马上进行补植。
1.6 抚育技术
造林结束后,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还有很多后续的工作也至关重要,比如松土、除草、修剪枝叶、施肥料等等,且不要忽略了这些繁杂琐碎的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除草和施肥等措施。除草可以采用人工除草也可以采用林地化学除草,及时的除掉高密的杂草可以减去它们对树木水分的争夺,有利于幼树的成长。对幼树进行的松土措施要遵循外深内浅的原则,然后可以将除掉的杂草都覆盖在幼树的树盘上,能起到降低地表温度和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
每年都应该及时的对幼树进行除草、松土和施肥,以保证树木茁壮成长早日成林。对于幼树的抚育应在栽种后持续三年,通常在第一年抚育1-2次即可,在第二年的初夏要抚育一次,到第三年的秋季再抚育一次。抚育的工作主要包括除草、施肥、松土和除萌,抚育技术包括全铲抚育、带铲抚育、化学除草、劈草抚育、综合抚育等
2 造林效果分析
1)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通过对连续4到5年的造林结果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通过人工种的树种成活率和保存率基本上都达到了83%以上,整体效果还可以。
2)抚育效果分析。困难山地造林条件差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不仅成活难,而且成活后其生长速度也会比适宜造林地树种生长慢。所以,在造林成活后,抚育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下面对人工种植的阔叶树种在4年的生长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酸枣的平均高度是6.5米其胸径为8.7厘米;火力楠的平均高为5米胸径为6厘米左右;红锥的平均高度是4.8米左右胸径大概5厘米;荷木的平均高度是4.1米胸径大概是4.9厘米。
3 结束语
总之,由于困难地区的种种不利条件,造成了生态造林的成活率和保留率都比较低,为了使苗木的成活率真正提升上来,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文中从改良土壤、选择苗木、栽种、施肥、保水到抚育技术,做了详细的分析,相信对这些技术的应用,一定会使困难地区的生态造林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参考文献
[1]史征,田云峰,鲁天平.干旱区极端困难立地条件深沟生物覆盖节水灌溉造林综合配套技术[J].新疆林业,2011,04.
[2]李笑,赵学军.河套地区困难立地条件造林技术综述[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06.
[3]谢常青.困难山地生态造林主要技术及造林效果分析[J].绿色科技,2011,07.
[4]贺位忠,李玉芬,高大海.舟山海岛困难地造林树种选择与配套技术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8,04.
[5]李利江.困难立地条件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