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北魏的历代帝王列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5 15: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22:35
1.拓跋珪,又名开,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在位23年(386-409),即位于牛川,称魏王。对内励精图治,实行改革,推动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对外击败贺兰、铁弗、高车、柔然等草原诸部,与后燕、后秦争霸中原。398年定国号为“魏”,将国都从盛乐城迁到平城,即帝位。晚年沉湎酒色,刚愎自用,生性残暴,不睦兄弟。后子拓跋绍发动政变,被杀,享年39岁,谥号宣武皇帝,庙号烈祖,后改谥道武皇帝,庙号太祖。
2.嗣,字木末,道武帝长子,在位14年(409-423),聪明睿智,宽厚弘毅。诛拓跋绍,夺位登基,内修庶政,体察民情,改革官制,选贤任能。外拓疆土,北逐蠕蠕,设置六镇,招谕冯跋。南征刘宋,夺取青州、兖州、豫州、司州,攻占虎牢关,史称“南北朝时期第一次南北战争”。享年32岁,谥号明元皇帝,庙号太宗。
3.焘,小字佛狸伐,明元帝长子,在位30年(423-452),自幼聪明大度,应付裕如。15岁即位,英勇善战、知人善用、赏罚分明,北破柔然大军,南戮刘宋江北六州。灭胡夏、北燕、北凉,伐山胡,降伏鄯善、龟兹、粟特等西域诸国,驱逐吐谷浑,取刘宋河南,439年统一北方。休战时,抚恤孤儿和老人,体察民间疾苦,劝课农桑,减轻赋税,休养生息,偃武修文。推行楷式文字,广召汉族士人,重用汉臣崔浩、高允等人,改革官制,整肃吏治,抑退奸吏,提拔忠良,宣传礼义,崇尚儒学,打击佛教,推动鲜卑民族汉化发展。恪守节俭,奖赏慷慨,重视法制建设,国力强盛。后执法严苛、诛戮无辜过多,常常后悔。为中常侍宗爱所杀,享年45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4.余,字可博真,太武帝子,在位8个月,厚赐大臣,收买人心,挥霍国库。酗酒,纵情声色犬马,好野外狩猎。出入没有限度,不理朝政,百姓愤恨。宰相宗爱专权跋扈。后为小黄门贾周所害杀,谥号敬寿、隐。
5.濬,字乌雷直勤,太武帝孙,在位13年(452-465),聪明敏达,风仪异常。诛杀权臣宗爱,平定内乱,休养生息,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享年26岁,谥号文成皇帝,庙号高宗。
6.弘,鲜卑名第豆胤,文成帝长子,在位7年(465-471),14岁即位,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后禅让于太子拓跋宏,尊号太上皇帝,专心信佛。472年柔然来犯,御驾亲征,大败柔然,追至大漠。476年为母冯氏享年23岁,谥号献文皇帝,庙号显祖。
7.宏,汉名元宏,献文帝长子,在位28年(471-499),5岁即位,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490年亲政,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崇尚节俭,爱惜民力,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改革魏政治制度,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国力发展,史称“太和改革”,享年33岁,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
8.恪,孝文帝次子,在位16年(499-515),即位于鲁阳,“六辅”秉政。扩建洛阳,巩固汉化基础。发动对南朝的战争,取汉中、益州之地,向北攻打柔然,扩张领土,国势盛极一时。笃信佛教,废除“子贵母死”制度。后外戚高肇专权,朝政趋黑暗,国力渐衰弱。终年33岁,庙号世宗,谥号宣武皇帝。
9.诩,宣武帝次子,在位13年(515-528),6岁即位,权臣元叉、母后胡氏擅权乱政,大失人心,北方六镇起义,国势日衰。体恤孤寡、问民疾苦、黜幽什明,后因不满冯太专权,密诏晋阳军阀尔朱荣进京勤王,消息外泄,被母毒杀,享年19岁,谥号孝明皇帝,庙号肃宗。
10.子攸,字彦达,孝文帝元宏之侄,在位2年(528-530),姿貌俊美,身有勇力。528年孝明帝被毒杀,跟随尔朱荣进军洛阳,杀死胡太后、小皇帝和宗室大臣,凭家族忠勋民望,即位为帝,史称“河阴之变”。讨平葛荣、邢杲、元颢和关陇叛乱。530年诱杀权臣尔朱荣和元天穆,后被尔朱兆所杀,享年24岁,谥号孝庄皇帝,庙号敬宗。
11.晔,字华兴,小字盆子,扶风王元怡次子,在位2年(530-531),个性轻躁,颇有膂力。为尔朱世隆所拥立,傀儡皇帝。531年为尔朱世隆逼迫禅让,降为东海王。532年为高欢赐死,享年23岁。
12.恭,字修业,献文帝孙,在位2年(531-532),端谨有志,好学仁孝。为尔朱世隆所立,后为权臣高欢所废,被杀,享年35岁,谥号节闵皇帝、前废帝。
13.朗,字仲哲,太武帝五世孙,在位2年(531-532),为高欢所立,532年高欢攻入洛阳,被迫逊位,封安定郡王,被杀,史称安定王、后废帝。
14.修,字孝则,孝文帝孙,在位3年(532-535),博学多才,喜好武事,沉稳厚重。为高欢所立,534年不满高欢专政,迁都长安,投奔宇文泰。535年为宇文泰所杀,享年25岁,谥号孝武帝、出帝。北魏分裂成为东魏和西魏,北魏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