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丁二烯和异戊二烯谁是天然橡胶,谁是人造橡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4:3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0:34
异戊二烯 天然橡胶
1,3-丁二烯 人造橡胶
1,3-丁二烯是一种气体,异戊二烯是一种液体。
1,3-丁二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丁二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butadiene
中文名称2: 联乙烯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21
CAS No.: 106-99-0
分子式: C4H6
分子量: 54.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丁二烯 ≥99.5% 106-9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咽痛、耳鸣、全身乏力、嗜睡等。重者出现酒醉状态、呼吸困难、脉速等,后转入意识丧失和抽搐,有时也可有烦躁不安、到处乱跑等精神症状。脱离接触后,迅速恢复。头痛和嗜睡有时可持续一段时间。皮肤直接接触丁二烯可发生灼伤或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丁二烯可出现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恶心、心悸等症状。偶见皮炎和多发性神经炎。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0:35
1,3-丁二烯是一种气体,异戊二烯是一种液体。
1,3-丁二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3-丁二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 1,3-butadiene
中文名称2: 联乙烯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21
CAS No.: 106-99-0
分子式: C4H6
分子量: 54.0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1,3-丁二烯 ≥99.5% 106-99-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咽痛、耳鸣、全身乏力、嗜睡等。重者出现酒醉状态、呼吸困难、脉速等,后转入意识丧失和抽搐,有时也可有烦躁不安、到处乱跑等精神症状。脱离接触后,迅速恢复。头痛和嗜睡有时可持续一段时间。皮肤直接接触丁二烯可发生灼伤或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一定浓度的丁二烯可出现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恶心、心悸等症状。偶见皮炎和多发性神经炎。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100
前苏联MAC(mg/m3): 100
TLVTN: OSHA 1000ppm; ACGIH 10ppm,22mg/m3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溶解解吸-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含量≥99.5%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pH:
熔点(℃): -108.9
沸点(℃): -4.5
相对密度(水=1): 0.6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84
饱和蒸气压(kPa): 245.27(21℃)
燃烧热(kJ/mol): 2541.0
临界温度(℃): 152.0
临界压力(MPa): 4.3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415
爆炸上限%(V/V): 16.3
爆炸下限%(V/V): 1.4
溶解性: 溶于丙酮、苯、乙酸、酯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合成橡胶ABS树脂、酸酐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卤素、氧。
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光照。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285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鱼类应给予特别注意。还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21022
UN编号: 1010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耐压液化气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1 类易燃气体。
第十六部分:化学性质
1,3丁二烯的双键比一般的C=C双键长一些,单键比一般的C-C单键短些.这正是1,3-丁二烯分子中发生了键的平均化的结果.这种存在于共轭体系中表现出来的原子间的互相影响,叫做共轭效应.
由共轭效应引起的平均化是分子内的一种属性.1,3--丁二烯分子不受外界影响时,其电子云的分布完全对称的.但当与BR等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由于受到BR离子的影响而引起了分子的极化.结果使C1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增大,略带部分负电荷,而C2的电子密度相应地降低,略带部分正电荷,又由于C2略带部分正电荷,要吸引电子,从二又影响到C3和C4的哌电子云,使C3略带部分负电荷,C4略带部分正电荷.
由此可见比较共轭二烯烃比较容易发生1,2或1,4加成.
异戊二烯概述:
中文名称:异戊二烯 ;2-甲基-1,3-丁二烯
英文名称:isoprene
分子式:C5H8;CH2=C(CH3)-CH=CH2
分子量:68.11
其它:本品为碳五(C5)馏分的重要组分,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单体。
[编辑本段]基本性质:
熔点:-120℃
沸点:沸点34.07C
性状与味道:常温下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
溶解情况:不溶于水,溶于苯,易溶于乙醇和乙醚。
其它:聚合级异戊二烯对杂质含量有较严格的控制,通常是异戊二烯纯度>99.4%、环戊二烯含量<3ppm、炔烃含量<10ppm。
[编辑本段]关于此物的故事:
1860年,美国人C.G.威廉斯把天然橡胶和杜仲杆裂解首次得到异戊二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丁基橡胶的需要量增大,德国以松节油为原料生产异戊二烯,这是早期的异戊二烯工业生产方法。60年代初,异戊二烯定向聚合生产聚异戊橡胶研制成功,这种合成橡胶的性能及结构最类似天然橡胶。这一发现大大促进了异戊二烯的生产,先后出现了多种生产方法。70年代乙烯工业的发展及装置大型化,为异戊二烯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C馏分。80年代初,世界异戊二烯年产量已超过1Mt,其中一半以上是由裂解C馏分分离得到的。
[编辑本段]生产方法
工业上有多种方法生产异戊二烯。除C馏分分离得异戊二烯外,工业上还采用合成法生产。例如:采用C以下的有机原料如丙烯、异丁烯、甲醛、丙酮和乙炔来合成;也可从C馏分中的异戊烷、异戊烯脱氢制得。由于各国原料价格和供应情况不同,不同国家采取的合成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更多的异戊二烯还是直接来自碳五馏分分离。
还有以下方法:
丙烯二聚法:由美国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及科学设计公司开发。过程分为三步:丙烯催化二聚成 -甲基-1-戊烯,-甲基-1-戊烯异构成 2-甲基-2-戊烯,后者再脱甲基生成异戊二烯。采用此法生产每吨异戊二烯需丙烯2t,在丙烯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的地区采用此法有利,1962年在美国曾建成一套年产60kt的生产装置,1976年因爆炸事故而停产。
异丁烯-甲醛法: 1969年,苏联首先建成此法工业生产装置,主要生产过程分为两步:异丁烯和甲醛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缩合成4,4-二甲基-1,3-二氧六环;缩合物在固体磷酸钙催化剂存在下,于250~280C用蒸汽稀释热分解成异戊二烯。第一步反应异丁烯和甲醛转化率可达90%以上,第二步4,4-二甲基-1,3-二氧六环的转化率为80%~90%;异戊二烯总收率为50%~80%。此法原料来源广泛,反应条件缓和,但副产物(主要为间戊二烯)较多,产品成本较高。
乙炔-丙酮法:由意大利斯纳姆公司开发,过程由三步组成:乙炔与丙酮合成炔醇,炔醇选择加氢和烯醇脱水生成异戊二烯。此法的优点是三步反应的转化率及选择性均较高,异戊二烯纯度高,但是乙炔价格高,只有在乙炔来源丰富的地区才有利。意大利曾用此法建成一套年产30kt异戊二烯生产装置。
异戊烷及异戊烯脱氢 由异戊烷二步脱氢生成异戊二烯的方法是苏联生产异戊二烯的主要方法。两步脱氢反应均为可逆吸热反应,反应受热力学平衡*。
为了得到有利于工业生产的转化率,反应必须在高温(500~600C以上)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由于反应温度较高,所不希望的热解、异构化等副反应也以比较明显的速度进行。因此,在异戊烷脱氢的过程中,除生成三种异戊烯异构体外,还生成戊烷、1-戊烯、2-戊烯、环戊烯等。在第二步脱氢时,这些副产物又生成相应的脱氢产物,例如间戊二烯、环戊二烯、炔烃等。此外,还生成裂解产物C~C低碳烃。原料异戊烷来自炼厂拔头油及催化裂化过程的C馏分,过程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异戊烷在铝-铬催化剂存在和 630~650C高温下脱氢生成异戊烯。异戊烯再脱氢生成异戊二烯,所用催化剂为氧化铁-氧化铬-碳酸钾。脱氢产物经二甲基甲酰胺萃取精馏得到聚合级异戊二烯,采用此法生产每吨异戊二烯约需异戊烷2.4t。主要副产物为间戊二烯及C~C烷烃。
由美国壳牌公司开发的异戊烯脱氢法是以异戊烯为原料,1959年投产,装置年生产能力为100kt。原料异戊烯来自催化裂化装置的C馏分,由于烯烃的活性高,在烷烃之前先脱氢,因此,首先用冷硫酸由C馏分吸收分离出纯度为93%~97%的异戊烯,然后异戊烯脱氢生成异戊二烯,所用催化剂有氧化铁、氧化铬、碳酸钾组分。异戊二烯单程收率为35.5%。脱氢后产物经乙腈萃取精馏得到聚合级异戊二烯,各类异戊二烯的总收率为原料的85%。
裂解馏分分离 当采用石脑油、轻柴油等液体原料进行裂解时,副产C馏分中含有大量异戊二烯(约15%~25%),异戊二烯的产率约为乙烯产率的1/30。裂解C馏分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因而利用裂解C馏分不但促进了异戊二烯的生产,也同时提高了乙烯装置的经济效益。但裂解C馏分组分复杂,直接精馏难以得到纯度较高的异戊二烯产品。通常采取萃取精馏及共沸精馏法由裂解C馏分中分离高纯度异戊二烯。已经工业化的萃取精馏溶剂有乙腈、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
[编辑本段]用途
此外,还有以正戊烷为共沸剂的共沸精馏法,但得到的产品是约含异戊二烯75%、正戊烷25%的共沸混合物。
异戊二烯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单体,其用量占异戊二烯总产量的95%,主要用于合成异戊橡胶,其产量仅次于丁苯橡胶和顺丁橡胶而居合成橡胶第三位。其次,用作合成丁基橡胶的一种共聚单体,以改进丁基橡胶的硫化性能,但用量很少。异戊二烯还用于合成树脂、液体聚异戊二烯橡胶等。近年来,用异戊二烯合成里那醇、角鲨烯等,这些是进一步合成香料、药品、农药等的中间体。这方面的用量虽然占的比例较少,但已受到重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0:35
异戊二烯 天然橡胶
1,3-丁二烯 人造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