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长恨歌背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4:4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1:11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时作者35岁,任周至县尉。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承,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称那篇传叫《长恨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1:12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时作者35岁,任周至县尉。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承,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称那篇传叫《长恨传》。
写作背景:
白居易的代表作 ,是元和元年(806)诗人县尉时所著。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承,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因而得名。
诗文背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看中杨玉环(杨玉环本来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妻子),娶她为妻。文章从写大唐的繁荣昌盛一直写到安史之乱。国家从兴到亡,而李杨二人也是天地之隔。写出了两人的凄美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1:12
写作背景:
白居易的代表作 ,是元和元年(806)诗人县尉时所著。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相辅相承,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因而得名。
诗文背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看中杨玉环(杨玉环本来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妻子),娶她为妻。文章从写大唐的繁荣昌盛一直写到安史之乱。国家从兴到亡,而李杨二人也是天地之隔。写出了两人的凄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