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9 17: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29 00:35
AMD 在推出第六代 GCN 架构的 RX480 之后,也再度推出 RX470 以及 RX460 ,而这次所测试的则是由技嘉所推出的 RX470 G1 Gaming 4GB ,不同于 RX480 首波由公版卡挂帅, RX470 目前在台湾都是由各家合作伙伴推出自制卡,故此次由 AMD 提供的测试品就是板卡伙伴的自制卡而非公版卡。
关于 RX470 所采用的 Polaris 10 核心技术可见先前 RX480 报导:请点此
RX470 与 RX480 采用相同的核心,在稍为减少 CU 单元后,锁定在以 Full HD 搭配高度特效、反锯齿等已 60fps 畅玩单机大作的消费族群;官版的设定搭配 4GB RAM ,不过像是微星在台湾也有推出搭载 8GB RAM 的版本,然而解析度若都设定在 Full HD 设定的话,超过 4GB 的意义没有特别明显。
RX470 采用 14nm 制程的第六代 GCN 架构之 Polaris 10 核心,具备 32 个 CU ,标榜效能约 4.9 TFLOPS 以上,官方版本预设时脉为 926MHz ,可 Boost 到 1,206MHz ,至于技嘉这张自制卡则将时脉进一步提升到 1,230MHz 。
至于 Polaris 的重点特色可见先前 RX480 测试文章,虽然是针对 Full HD 游戏设计,不过仍能搭配 DisplayPort 1.3 介面进行 5K 的显示输出,以及 4K 之 HEVC 编解码功能,另外也支援 HDR 的影像编码与影像输出。
原本 RX470 的公版设计 PCB 与 RX480 应该是一模一样的 18 公分,不过技嘉 RX470 G1 Gaming 4GB 则将 PCB 延伸到 22 公分,一方面较长的 PCB 有助于分摊整体温度,另一方面与风扇长度较接近也能分散风扇安装在 PCB 上所需承受的重量,当然也可视为技嘉为了搭配风之力双风扇扣具的设计故将 PCB 加长。
为了提供更高的效能,先前也提过这张自制卡的时脉比起公版预设高出些许, TDP 理论上也会高出原本设定的 120W ,加上考虑热血的消费者可能会进行超频,这张卡的供电采用 6+1 相,外接电源由原本 6Pin 提升到 8Pin ,并有连接指示灯避免供电不足或是忘记连接供电。至于在 I/O 配置方面,笔者认为是比起公版卡更贴近一般消费者些,至少还提供了一个 DVI-D 介面。
基本上此次 AMD RX400 系列公版的风扇设计都有点阳春,自制卡的风扇也很难比公版的效果还要差了, Gigabyte RX470 G1 Gaming 搭配的是基于双风扇的风之力双风扇系统,采用三根热导管与双 9 公分刀锋扇叶,鳍片面积范围也涵盖整个遮罩,不是像公版只有中间一小块区域,对于长时间重度使用也有其好处,不过由于遮罩并非采用抽风风道,封闭机壳环境要留意整体的通风。至于背面也有强化背板设计避免因风扇重量导致 PCB 变形。
此外这款风之力双风扇系统还具备 3D-Active Fan 功能,可在 GPU 温度不高或者是系统处于低负载时停止风扇运转,遮罩上也有 Fan Stop 指示灯显示目前处于非运转情况;而遮罩上的 Gigabyte 字样与 Fan Stop 字样都是 RGB 灯,都可藉 XTREME Engine 调节灯光颜色,但由于笔者机箱的并非透明侧盖所以就未拍摄了。
效能方面, RX470 的表现略低于 RX480 ,以 3DMark 提供的对比以及 Valve 的 VR 效能测试对笔下是接近顺畅 VR 所需的效能、但未达要求,加上其它测试数据对比,整体表现相较竞品则是超越 NVIDIA 的 GTX960 、逼近 GTX970 的水准。不过以 Full HD 、预设特效执行 GTA V 测试,除了少数场景会略低于 60fps ,最高亦可达到 100fps 以上,但像是测试情境中有些日夜转换的情况,会有张数瞬间滑落的情况。
在现阶段, RX470 的优势是比起价格相近的竞品有至少 4GB 的 RAM ,而竞品新一代接近价位的产品也还未现身,这样的效能在执行多数 Full HD 解析度的大作也相当绰绰有余,然而现在的状况是竞争品牌没意外接下来也有价位相近的产品,以对方新一代架构的效能提升幅度与定价策略, RX470 恐怕接下来有一场硬仗要打...
你或许会喜欢
你知道福利品不等于二手机,也有未拆封新品吗?
台日团队合作第一炮!SHARP M1 美背机上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