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1: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9:11
楚国,春秋早期诸侯国,至战国楚威王时期,因为其祖父楚悼王不拘一格任用吴起变法,加之到他之前,中间历代名王的励精图治,以至于楚国在战国二次崛起。著名纵横家苏秦也评价其“地方圆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主之姿也”。 所以彼时楚国的强盛是有目共睹的,但此国却在其子怀王时期迅速衰落,可见这个南方霸主到战国之后外强中干之本质!
而春秋早期,楚国先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武王时期僭越称王;再到成王时期攻灭数国、拓地千里;庄王之后任用孙叔敖兴修水利,与民休养生息, 陈兵洛邑、问鼎中原,强盛之态可见一斑,就算之后晋楚争霸,遇晋国不世出天才晋悼公,又发生了共王的五子三王之乱,楚国仍然可以凭借底蕴与晋国举行两次弭兵之会,平分霸权!
差距之大,显而易见!
个中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我们可以先来捋一下 :战国楚国最强之君 ,除开昭惠(因为局势未明),就是悼肃宣威。其中悼王大胆改革是最接近成庄的有为之君,但在其为王的二十一年(前402-前381)间,变法只有最后五年,前面十多年一直被三晋欺凌,以春秋楚国独抗强晋的底蕴,加之魏文侯已在前396年去世,其子武侯与他差距千里!所以即使失都再复,个人自身素质如成庄一样也不至于这么惨。何况天不假年,悼王变法五年就赫然崩逝!
而肃王只是诛灭了七十余家封君,使王令畅通,为宣威盛世打下基础,之后数年间并没有大的动作!
最后宣威二主,其个人素质在当时各国中确实算佼佼者,但实际宣王在位的(前370-前340)三十年间,楚国过于紧盯淮泗地区(淮北和以宋国为首的泗上十二诸侯,大致是今江苏徐州方圆数百里),各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至宣王去世的前340年:秦国商鞅已经变法二十余年;齐国名臣邹忌也已经主持数年改革,至前341年,更在马陵一战中大败魏国,一举夺得霸主之位。但楚国仍然只是凭借底蕴,慢慢发展!“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家发展如是,所以楚国之后被秦齐反超是必然的!《史记.楚世家》对于宣王时期的国际形势也有简单概述:
秦始复彊,而三晋益大,魏惠王、齐威王尤彊。
战国楚国最后雄主威王个人素质可以说超过其父宣王,堪比祖父悼王,不仅徐在州一役大败如日中天的齐国,而且他对于当时国际形势有着非常清楚的认知,《战国策.楚策》记载了他和苏秦的一次谈话:
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里面主要提到了三点:
这不仅是威王的担忧,也是楚国当时的真实处境,而且之后威王只在位短短十一年就于前329年去世。因此总体上来说:战国楚君的个人素质是不如先祖的。
到战国时期,楚国还有一点和春秋大不相同,即惠王时期就遗留下来的封君问题。虽然对外攻灭陈、蔡、杞等国,又平定白公胜之乱,同时重用贤臣,体恤臣下。使得楚国以大国强国之态踏入战国;如果考虑到三晋未起,越国内乱,齐国自桓公之后一直稍逊于晋楚等国。彼时之楚,国力为诸国之首。但是惠王在位时期除了众多功绩之外,为了收拢人心,开始大封封君。封君顾名思义,就是在原来周天子分封制(封土食邑制)的基础上为楚国众多贵族分封食邑,并加上君的称号,俨然国中之国,王权大幅削弱。到战国中后期,他们已在朝堂盘根错节,根深蒂固!
仅在惠王一代,就封了十三位,之后陆续加封,到怀襄之后,封君数十,大大阻碍了楚国的发展。《韩非子.和氏第十三》也陈述了封君之弊: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