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通假字?它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1:2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7:32
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例如:
① 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
② 举错不可不察也。(《张释之传》)
③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系辞下》)
十分明显,例①的寤本应用牾,牾训逆,牾生即逆生;例②的错本应用措,放置的意思;例③的信与屈相对,本应用伸,意思才能通畅。然而这些文句的作者没有用本来该用的字,而用了意思毫不相干只是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这就是古书中的所谓通假现象。这里的寤、错、信三字是通假(借字),牾、措、伸则分别为它们的本字。
通借虽然前人也谓之假借,也是“依声托事”而借音表义,但是它与六书之一的“假借”是不同的。六书中的假借是造字的一种法则,是不给某些词造专门书写符号而借用他词书写符事情来替代的法则,是“本无其字”的“依声托事”,没有所谓本字可言(后世再造本字者除外);通借则是古人用字的一种变通现象,即放着本字不用而临时借用音同音近的他字来替代,是“本有其字”的“依声托事”。
为什么会产生本有其字而不用的通假现象呢?原因很多。从根本上说,汉字虽然是以象形、象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并不能实现形与义的完全统一,因而在造字之初便有了假借。这说明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本来就是允许和存在着借音表义的。用字的通假和造字的假借虽有不同,但在借音表义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在使用过程中能做到约定俗成、得到社会的公认就不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因此,某些通假现象在某个时代通行,当时的人们习以为常,并不以之为怪。在没有正字法、也没有能促进用字规范化的工具书的古代,人们用字不像后世那样严格。另外,汉字在隶变之后,字形的直观表义功能已不复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体也难记,人们在仓猝下笔之际不及熟计,也自然易写“别字”,正如郑玄所说的:“其始书也,仓卒无其字,或以声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至于有的典籍书已亡佚,后来只能根据某人的口授再笔录流传,笔录之时,也容易注重声而忽视字形。某些“别字”流传久了,也就渐渐相沿成了习惯,所以古书中的许多通假字与其本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某通某)是相当固定的。
古书中大量使用通假字,是造成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碰到通假字定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缚,“以声求义”,找同它的本义,不能望文生义而“硬解”。清代学者王念孙说得好:“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之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解,则诘 为病矣。”前人将上面所举例①“庄公寤生”的“寤”即如其字面解为“寐寤”,“谓武姜寐时生庄公,至寤时始觉其生。”一觉醒来孩子已生下,又何“惊”之有?所以这样的解释是“以文害辞”,可见明通假对阅读古书的重要。
(二)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的关系
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是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主要有:
1. 从声音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双声、或迭韵的关系。例如:
① 信以结之,*不倍。(《礼记·缁衣》)
②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
③ 故九万里则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庄子·逍遥游》)
④ 没死以闻。(《战国策·赵策》)
⑤ 登是南邦。(《诗经·大雅·云汉》)
⑥ 从弟子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补》)
例① 的“倍”和例②的“畔”分别是“背”和“叛”的借字,倍与背、畔与判同音;例③的“培”和例④的“没”分别是“凭”和“冒”的借字,培与凭、没与冒是双声;例⑤的“登”和例⑥的“所”分别是“成”和“许”的借字,登与成、所与许迭韵。
2. 从字形上看,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如果是形声字的话,则多具有相同的声符。由于汉字中形声字占的比例极大,通假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通假多见于形声字,而于形声字中又特以具有相同声符者居多。例如:财—材、涂—途、常—尝、倡—唱、底—砥、鄂—愕、匪—斐、静—净、僇—戳、说—脱、讼—颂、廪—懔、锡—赐、刑—形、政—征、悟—晤,等等。当然,声音相同相近的字并不限于声符相同的形声字,因而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也并非都如此,比如:由—犹、时—伺、趣—促等,则是另外的情形,只是所占的比例交小罢了。
3. 从借代关系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有单借和互借之别。所谓单借,是指甲能借乙,乙却不能借甲。比如:屈伸的伸能借用诚信的信来替代,而诚信的信却不能借用伸字来替代;背弃的背能借用倍娄的倍来替代,而倍数的倍却不能借用背弃的背来替字和乙字可以互替代,即甲为本字时乙为借字,乙为本字时则为借字。例如:
①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是贵乎?(《报任安书》)
②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年,酒五斗。(《汉书·文帝纪》)
③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④ 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乎。(《许行》)
例①“以”是借字,“已”为其本字;例②“已”为借字,“以”为其本字。“以”与“已”互为通假。例③“上”是借字,“尚”为其本字;例④“尚”为借字,“上”为其本字。“尚”与“上”互为通假。类似的例字还有:爱—哀、才—裁、故—固等。古书用字的通假现象以单借为多,互借较少。
4. 从对应字数上看,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个字仅被另一个字借用,但也有不少的字可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借用,形成一对几的关系。例如“辨”字:
① 主齐盟者,谁能辨焉?(《左传·昭公元年》)
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③ 望于山川,辨于众神。(《史记·五帝纪》)
④ 其于宗庙朝,辨辨言,唯谨尔。(《史记·孔子世家》)
例① 杜预注云:“辩,治也。”治办之意,即借为“办”;例②郭庆藩《集释》云:“辨,读为变”;例③今《尚书·舜典》“辩”作“徧”(遍);例④《论语·乡党》“辩辨”作“便便”。是“辩”可被办、变、徧(遍)、便等几个字共同借用。此外,距通柜、讵、巨; 可通嫠、来、赉、僖;适、谪、敌、啻;能可通耐、乃、昵、而等,都属于这一类。
(三) 通假字的辨识
前面说过,通假是借音表义,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辨识通假字主要是以声音为线索。阅读中遇到某一个字不能用其本义或引申义去解释时,就应考虑到是否存在通假的问题。例如《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这一句中的“归”字当作何解释呢?若依《说文》,归的本义是指女子出嫁,这用在本句显然不通;若有归的引申义“归还”似乎可通,但孔子并未借给阳货豚,又何以言归还?联系上下文意,是阳货想通过送豚给孔子,好让孔子依礼回拜时见到孔子,句中归字归是赠送的意思。然而归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中都没有赠送这一义项,可见古有赠送食物的专字“馈”与“归”音近,意思又正好吻合,于是可以初步断定归是馈的错字。查同书《微子》,又有“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之语,归同样当借为馈(意思是说齐国像馈赠美味一样将女乐声送给鲁国)。再查别的古书,还有同类例证。这说明归借为馈,已沿用成习,并非偶然。这是同类例证。另外,古书中往往有不同的书同记一事而用字互异的情况,这也是我们弄清通假现象的好材料。“[阳货]归孔子豚”一句,郑玄注本即“归作馈”。这是异文例证。有了这些同类例证和例异文例证,归为馈的借字就可以确定无疑了。
在辨识通假字时要注意两点:(一)要有古音韵的常识。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的今音。古今语音变化很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在不都还音同音近,有的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近了;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相同相近。所以当我们以声音为线索去辨认通假时,千万不可只据今音作准则。(二)在没有别的例证时,不可只据音同音近而轻言通假。判定某字借用为某,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有的学者过分强调“以声求义”,把根本不是通借武断为通借而将古书解错的例子不少,我们应引以为戒。对于古书中常见的通假字,古今注文中多有注明,《辞源》、《辞海》一类普通字书中也有释例,初学者应该通过阅读和勤查工具书去掌握一批常用的通假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7:32
普通人写错字叫错别字,大人物写错的字叫通假字;普通人为了自己而累死千万人的行为叫丧尽天良,大人物为了自己而累死千万人的行为叫顾全大局。
(一)通假字,是指文献中某些字所记录的词,在意义方面与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无一定的联系,那么这个字就可以认为是通假字。也有的人认为,通假字就是古人在写书时临时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某个字。例如,《史记·项羽本纪》:“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本来应该用早字,可是写书的人却用了个蚤,前者习惯上叫本字,后者习惯上叫通假字。当然,古籍中的通假字都是约定俗成的,不是任何一个字都可以随便写通假字的。通假字问题也是文言文里的一种重要的文字现象,阅读文言文时必须加以注意。</p>
<p>(二)通假的原则,通假字与本字之间必须音同或音近,否则是不能通假的。所谓音同,就是本字和通假字之间声和韵都相同;所谓音近,就是说本字和通假字之间声或韵只是相近,不一定全同。例如信和伸,在古籍中是一对常用的通假字,它们之间只是读音相近而已。但在《诗经》时代,in
和 en、ing和eng是相互押韵的。可见在上古时期,它们的读音很相近。由此看来,确定两个字是否属于通假关系,主要是根据上古汉语的读音。</p>
<p>(三)关于通假,有人把它分为两种情况,即所谓“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而不用的古音通假。也有人认为前者不属于通假,那是六书中“依声托事”的假借,只有后者才是古音通假。我们同意后者的观点。现区分如下。</p>
<p>1、本无其字的假借,是说在文字发明以后,语言中已经产生了某个语词,只是还没有为记录该词造个字。于是,就借用另一个读音与该语词相同的字来书写。例如,来往的来,就借用本义是小麦一种的来字。《说文》:“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也。……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再如新,本义是伐树。《说文》:“新,取木也。”假借为新旧的新。又如旧,本义是一种鸟。《说文》:“旧,鸱旧,旧留也。”引申指鸟巢,如巢旧,假借为新旧之旧。假借字本来都是有具体意义的,被借用来记录表示抽象概念的语词,因其无形可象,不好为之造字,只好借用它字而为之。</p>
<p>2、本有其字而不用的通假,则与上述情况有所不同。语言中的某个词,人们已经为它造了个字,但写书的人仓促之间借用了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书写,所以叫古音通假。如《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在这一句话里有两个通假字,一是“归”通馈赠的馈,二是“时”通窥伺的伺。古音通假属于用字范畴,假借属于造字范畴,两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p>
<p>(四)通假字与本字之间,在语音方面存在双声、叠韵或同音的关系。这是不用说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通假字与所谓的本字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可以分别代替几个本字。</p>
<p>例如,要,《墨子·兼爱》:“昔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细要,就是细腰,要通腰。本是古今字,前文已经说过,有些古今字则是由于假借形成的。又,《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p>
<p>又如适,《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适,通谪。又《公羊传·隐公元年》:“立适以长不以贤。”适,通嫡。又通敌。如《史记·范雎列传》:“攻适伐国。”</p>
<p>另一种情况是,几个通假字可以代替一个本字。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击龙且,详不胜。”详,通佯。《史记·吕后本纪》:“齐王怪之,固不敢饮,洋醉去。”洋,也通佯。《汉书·李广传》:“广阳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阳,也通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p>
<p>对于文言文里的通假字,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大量文选予以掌握,但不能反过来逆推。</p>
<p>对于文言文里普遍存在的通假现象,我们需要用心对待。通常的做法是:一要多读文选,留心文选中的注释。一般来说,遇有通假现象,注释中都要予以指出。如《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东汉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郑玄所说的假借,实际上就是古音通假。又如《尚书·汤誓》::“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郭锡良、李玲璞主编的《古代汉语》注曰:“割:通‘害’,损害。”(1996/103)二要勤查工具书。一般工具书在解释字的具体用法时,都注明通假的用法。例如,《说文解字》:“谟,议谋也。”
段玉裁注:“《释诂》曰:‘谟,谋也’。许于双声释为议谋。《诗·巧言》假莫为谟。”就是说,在《诗经·巧言》里莫是谟字的通假字。通过几方面的努力,逐渐积累大量的通假字知识。
参考资料:http://course.xznu.e.cn/gdhy/neir/neir23.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7:33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
通假字的成因是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
常用通假字释例表
通假字
本字
读音
释义
例句
坐
座
zuò
坐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直
值
zhí
价钱。代价
系向牛头充炭直
反
返
fǎn
回归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惠
慧
huì
聪明
甚矣,汝之不惠
属
嘱
zhǖ
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
否
fǒu
不
或师焉,或不焉。
禽
擒
qín
捕捉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内
纳
nà
放入口接纳
内所著皮袄中
贾
价
jià
钱
如有营、予佐尔价
信
伸
shēn
伸张
孤不度德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
信
背
bèi
违背、背叛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信德也
得
德
dé
感恩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陈
阵
zhèn
战斗行列 阵势
秦兵*淝水而阵,晋兵不得渡
亡
无
wú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景
影
yǐng
影子
赢粮而景从
阴
佯
yǎng
假装
皆阳应曰:“诺”
适
谪
zhé
流放、贬斥
适戎之众,非抗于几国之师也
罢
疲
pí
披上穿上
罢夫羸老
被
披
pī
披上,穿上
将军身被执锐
见
现
xiàn
露出
风吹草低见牛羊
责
债
zhài
欠别人的债
矫命以责赐诸民
要
邀
yāo
约请
张良出,要项伯
知
智
zhì
智慧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具
俱
jǜ
都
百废具兴,政通人和
以
已
yǐ
已经
日以尽颖,荆卿岂无意哉
生
性
xìng
资质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蚤
早
zǎo
天亮前后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识
志
zhì
记住
汝识之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7:33
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7:34
套话不用看 看我的就可以
通假字就是错别字 完全可以这么理解 只不过他那么写咱们也要那么写而已 根本没什么神秘的 形成原因主要有三
1 古代避讳君王名字号年号等等 用别字代替
2 经典典籍里的错别字 后人表示尊重仍错着写
3 不小心写错了 但是流传下来了 就那么错着吧 也算一个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