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书心法 1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2 08: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7 09:33
读了这很多年的书,和别人分享书中的内容,多用“那个”、“什么”、巴拉巴拉来代替。名字记不住,情节说不清。羡慕孩子的童子功,记下来容易,也不易忘掉。想起小时候朗朗的读书声,长大以后再也不见了,一本书草草读完,标记一番以为懂了。
重新学习“学习”,以“子”为主体,学一习九,不断练习。重复是笨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说它笨是想记在脑子里,通过重复达到背诵。说它有效,在不断重复的基础上,可以形成肌肉记忆,形成气感,从短时记忆,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从“智”变成“慧”。
最近每天“心眼口”都参与进来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读着读着好像进入了心流的状态,投入的忘了时间。怪不得说“专注是时间的代替品”。
今天在整理笔记,给组别命名时,那诵读过的语句冒上心头,心中欢喜。虽然错过了童子功,成年人的大脑还是可以塑造的。欣喜因为这种“参与感”。越多的身体部分的参与,越能够让自己达到很纯粹的境界。
读书时,如果只有眼到、口到,心不到,读了很多遍,信息进不了脑子里。如果眼到、心到口不到,需要表达是,不能脱口而出。眼不到的读书,那可能是盲文吧,视觉不足,触觉来补。
人生也是如此,刷抖音的快乐杀死了时间,比不上拍视频、做剪辑的成就感带来的快乐。静静的做个别人人生的观察者,自己的人生并不会有太多改变。参与进来,才能摆脱无趣,体验生活的小美好。
读书心到、眼到、口到,如果耳到、肢体也到,那就是更美妙的读书享受吧。只是古人没有录音机,也好严肃,我倒也盼望多一份活泼可爱。据说孔子就是个可爱的小老头,以后慢慢发现。
第一次读到这里,脸上泛起了羞愧的红晕。墙上也贴着好几张提醒我要专注的名言警句。【庄子•人间世】“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择忧,忧而不救。”《一人之下》宝儿姐的专注和纯粹。
“专注”快要成为大多数成年人永恒的障碍了,学习的同时想起今晚才还没买呢!电费还没交呢!上网查个东西,打开淘宝或抖音,刷的停不下来。反应过来要干什么,半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所以每天的工作真的都是不饱和的。20%的上班时间就能完成一天的工作了。做事情本身并不难,难得是专注在做这个事情上。再加上部门合作,每个人的专注都是有限的,可想而知工作效率有多么低下。
在学习时间管理时,学到过一些方法,「随手记下来要做的事情,回来继续专注在要做的事情上」,可以最有效的完成手头的工作。专注的完成,并能享受完成后的成就感。形成积极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