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2 09: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6 20:13
姜维的北伐事业中有一次"段谷之战",打得非常惨烈,减员很多。虽然姜维作为主将被邓艾击败难辞其咎,不过陈寿还是把锅分给了蜀汉汉中都督胡济,因为胡济答应出兵又反悔,放了姜维的鸽子。这种事情在东吴也存在。曹魏进攻江陵不克,在撤军的时候,东吴的乐乡督施绩进行追击,但是却因为队友放鸽子而失败。而这个队友在东吴的根基很深厚,所以孙权虽然知道是谁的锅,但也不好动这个人。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高平陵之变"与"二宫之争"
无论承认不承认,蜀汉、曹魏、东吴三个政权中,就属蜀汉最有人情味,内部的政变和斗争最少,哪怕后期诸葛瞻、姜维、黄皓三方的斗争,也没有演变出大规模的*件。而曹魏和东吴就完全相反,政变、兵变、斗争、杀戮不断,而这些政变、兵变大多是有一个源头,后续的动荡也或多或少是这个源头的发展。
曹魏的源头是"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杀曹爽,可以视为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发端;东吴的源头是"二宫之争",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各自树立党羽竞争,甚至到举国中分的程度,于是孙权不得不废掉孙和、杀死孙霸,立幼子孙亮为太子。
"高平陵之变"的发生时间是在曹魏嘉平元年(即公元249年),这代表曹爽一派的彻底倒台,司马懿站在曹魏*舞台的中心。这个时候司马懿是需要搞事情的,第一司马懿在铲除曹爽一派用了比较残忍和欺诈的手段;第二曹爽比较辅政十年,影响力还在,司马懿需要一场对外的战争的胜利来提升名望。蜀汉地形优势太大,而且这个时期是费祎当政,比较安稳,正处于"二宫之争"的东吴是一个很好的目标。
在曹魏嘉平二年、东吴赤乌十三年(即公元250年)十月,曹魏庐江太守文钦向东吴诈降要求东吴出兵接应,孙权虽然采取行动,但是兵力布置比较稳妥,没有重复"石亭之战"的场景。不过小编认为这已经代表司马懿所掌控的曹魏要对东吴用兵的信号。
在同年十一月,孙权终于立孙亮太子,"二宫之争"彻底画上句号(十月之前就已经废掉孙和,赐死孙霸)。"二宫之争"不仅仅是东吴皇位继承人的竞争,更是两股强大的*力量的角逐,"二宫之争"的过程中,丞相陆逊被*死;太子太傅吾粲、杨竺被杀、、五营督陈象;骠骑将军朱据、张休、太常顾谭、京下督顾承被流放;诸葛绰被父亲诸葛恪所杀,对东吴造成了很严重的内耗。出于司马懿迫切需要名望的需求,加上东吴内部政局的紊乱,曹魏荆州、豫州都督王昶建议讨伐东吴,并且得到了同意。
王昶伐吴的三个战场
曹魏和东吴很多次战争都是江汉和淮南地区同时进行,两开花,有时候还要带上徐州,不过王昶伐吴只局限于江汉地区,是一场局部战争,当然也有可能与淮南地区文钦诈降作配合,前后就差两个月,因为文钦的诈降没有成功,才成为王昶的独角戏。
王昶伐吴主要分为三个战场:
1新城太守州泰进攻巫县、秭归县、房陵县等地。新城郡的位置是在东汉末年"东三郡"一带,前身是房陵郡,一个比较尴尬的地区,因为周边环境比较封闭,在连绵的山脉之中。无论是蜀汉往外打,还是曹魏往汉中进,"东三郡"地区只能是一个从攻的性质。
巫县、秭归县是东吴与蜀汉水路交通要道的两个点,都在江北地区。东方和西方分别是东吴重镇西陵(即夷陵)和蜀汉重镇永安。州泰进攻这里的动机大概是袭扰、劫掠的性质,可能会妨碍蜀汉对东吴有可能的支援行动。
2荆州刺史王基进攻夷陵,东吴方面叫西陵。西陵这个地点对于蜀汉和东吴来说,是必须争夺的一个地方。因为蜀汉和东吴的交通比较单一,封锁西陵之后,蜀汉军队就会*在江水和山脉之中,无法摆开阵型。对于曹魏与东吴来说,重要性相对弱一些。王基进攻夷陵,大概是遏制长江上游的夷陵对江陵重镇的支援力量。
3荆州、豫州都督王昶进攻江陵。这个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江陵是东吴长江防线在江汉地区的重中之重,曹魏多次伐吴的战争中都围绕江陵来打,江陵丢失之后,东吴所控制的荆州就会失去屏障;荆州出现问题,位于荆州上游的扬州也面临威胁。这也是孙权背盟偷袭关羽攻取江陵的最重要的原因。
王昶伐吴的过程
王昶伐吴的主要战场是在江陵。东吴赤乌十二年(公元249年),镇守江陵的东吴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去世,其子施绩成为乐乡督,大概也承袭朱然镇守江陵的任务。王昶进攻江陵时,施绩就是他的对手,另外将军戴烈(在东吴官至左将军)、陆凯(在东吴官至左丞相)也及时支援江陵。
王昶与施绩在江陵城外有一次交锋,王昶用连弩猛射施绩军,施绩败退到江陵城,王昶追击斩杀数百东吴士兵。但是面对城防坚固,被关羽感叹"不可攻也"的江陵城,王昶也束手无策。于是他使用一个诱敌的手段。王昶做出撤退的样子,以此放松施绩的警惕;又在城下炫耀获得的东吴士兵的铠甲,以此来激怒施绩;提前设置伏兵,等待施绩放弃江陵城的防守优势,主动到平地与王昶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