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五百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的课程研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3 08: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20 09:36
所以有一句话提到:「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商汤、周武王,这个「谔谔」就是他在朝廷之上,都是主动地纳谏,希望这些大臣从方方面面给他指出问题,生怕他们不讲,所以这些大臣都对他直言不讳,把很多客观的状况、基层的状况告诉他。桀纣,这些是暴君啊,他在朝廷之上,底下的人都不敢讲话,讲话很可能就要拖出去,被修理了。所以为什么会兴?能纳谏。为什么会亡?就是暴虐,听不进去意见。 所以魏文侯,有一天,刚好在哼着一首歌,他哼着哼着就说:啊,我最高兴的事,就是所有的人都听我的。他就这么哼着这个词,在那儿唱啊唱啊。结果他旁边刚好有一位琴师、乐师,这个乐师是瞎子。 为什么乐师是瞎子呢?因为他从事音乐,怕自己的专注力被眼睛分散,为了要能够做出真的能教化人心的音乐,他要专注他的耳力,他就把眼睛给弄瞎了。所以古代人那种舍自己的身去成就别人的心,让我们非常地动容。 当他听到自己的国君在唱着这句话:他最高兴的事就是所有的人都听他的,结果这个乐师马上抱着他的琴,就往国君讲话的地方就整个冲过去,冲撞他的国君,而且是非常地勇猛,因为他瞎了嘛,他也看不准,他就听着那个声音,就冲过去了。结果魏文侯被他吓了一大跳,赶紧闪开,但是因为太紧急了,魏文侯也跌下去,把国君的帽子摔坏了,前面
那个帽带,撒在地上了。魏文侯很惊慌,马上说到:冲撞国君判什么罪?马上旁边的士兵马上:判死罪。「好!」就把这个师旷抓住就要去行刑。而这些读书人每一次要被行刑的时候都是很从容,都会让那个想杀的人,觉得很奇怪。(他)就很从容地对他国君讲:「国君啊,我既然是死罪了,你可不可以让我讲两句话?」「好,你就讲吧。」师旷就讲:「我从小就听到,尧舜都是希望别人给他很多的意见,桀纣就是自以为是、自大、自尊,都不听人家的意见。我刚才听到说『我最高兴,就是所有的人都听我的』,我以为我是听到桀纣,所以,国君,我是要撞桀纣,我不是要撞你啊。 所以事实上,劝人不是很复杂,就是把人的正念给提起来就对了,而不是要跟对方比高下,我比较有德,你比较无德,不是这个样子。只要把对方的正念提起来,他马上就能转过来了。 您看,有一次齐景公,他最喜欢的马,被部下给养死了。齐景公很生气:「来人啊,马上给我拖出去砍了。」就要杀了那个人。然后晏婴马上就说:「这个人太可恶了,不用别人动手,我来就好了。」晏婴马上就上前去要杀那个人,然后对那个人说:「我告诉你,你犯了三个大罪。第一,把君王最心爱的马给养死了。第二个大罪,是让国人听到君王居然为了一匹马杀人。第三个大罪是什么,让所有的诸侯国都
轻视我们的国君,居然为了马杀自己的人民。你看你罪重不重。」齐景公说:「好了好了,放了他吧放了他。」 所以这个劝诫是用一切的善巧,把这个国君、把这个领导的正念提起来就对了,而不是很冲去抵触国君,或者抵触领导者。 结果魏文侯,听到乐师师旷这么说,他马上就很惭愧,说:不是他错了,是我错了。所以,把这个琴——就是冲撞他的琴,都撞坏了——放在我们的城门,让所有的人都看到我的过失。然后这个帽子也别修了,我每一天带着它就想起师旷给我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