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生物实验室]“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行快”实验改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02 14:2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1 15:17
探究实验改进设计王志斌
(金坛市第五中学生物组213200)
生物学科本质上是实验教学,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有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和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同时也能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做无定法,但做可择法,亦可创法。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教师把书本上的方法、步骤、结论先教给学生,然后学生顺着老师讲的路子去做。这样,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实验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实验方法没有改进,知识没有创新,培养的学生应变能力差。教师应勇于抛弃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进行改革;学生也可以对书本的实验操作过程提出问题,进行改革。
二、作出的假设:蚯蚓在硬纸板(报纸代替)上爬行快。
三、实验器材:蚯蚓、报纸(代替硬纸板)、玻璃板等。
四、实验过程:
1、实验材料的采集:蚯蚓生活有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采集蚯蚓的时间,一年之中,以春末夏初最好,此时蚯蚓数量较多,活动旺盛;一天之中,以早晨最好,此时气温适中,光照较弱,近地面空气温度较大,蚯蚓大多集中在上层土壤中活动。
2、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取一个大容器,放进3/4的肥土,洒水把土壤浇湿,再放几片菜叶,然后放进几条蚯蚓,盖上一块湿布,使土壤保持湿润。
3、实验步骤:
(1)、观察蚯蚓:观察蚯蚓的形态结构,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来回*,感知刚毛的存在(手摸到粗糙感)以及体表的黏液较多。
按照部分同学的做法,让两条粗细大小差不多的蚯蚓分别一起从硬纸板和玻璃板同时开始运动,观察它们的运动速度。此种结果千差万别,出现了不同的结论:有的同学观察到在硬纸板上爬的快、有的同学观察到在玻璃板上爬的快。让同学分析原因:蚯蚓种类不同;蚯蚓可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反应速度不同……。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在学生整个实验中探究的是蚯蚓的运动这一个变量,但在实验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可能情况(很多变量),那么实验的结论也为此大大影响,甚至不科学。
为了弄清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当研究一个变量与几个因素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其它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变化时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这是一种常用的科学实验方法。
在现有实验材料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好变量是关键,尽可能保留一个变量的出现,做了如下的改进:
(1)、准备蚯蚓一条(避免不同蚯蚓变量的出现)。
(2)、准备一块玻璃板和一张报纸,一层报纸直接放在玻璃板上,占玻璃板面积的一半。
(3)、在玻璃板和报纸上洒上少量水,保证均匀分布在玻璃板和报纸上。(实验中可能出现蚯蚓在玻璃板上爬得也很快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蚯蚓体表的黏液较多,为避免这一变量的出现)
(4)、让蚯蚓从报纸端开始爬行,之后一直延续玻璃板上爬行。观察整个蚯蚓在两段不同材质上运动速度。
(5)、学生可继续用不同种类的蚯蚓完成同样的实验过程,再次证明假设的可能性。(反复实验证明其更科学性)
五、实验结果:蚯蚓在硬纸板(报纸代替)上爬行快。实验结果特别明显。
六、实验分析,当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爬行时,可听到轻微的沙沙声音,这是蚯蚓体表的刚毛与纸摩擦发出的声音,刚毛在运动中起支撑和固定的作用。当蚯蚓在玻璃板上时,只见它的身体在蠕动、变粗和变细,前进速度明显下降,这是因为玻璃的表面光滑,刚毛无法起支撑和固定身体的作用。实验说明蚯蚓的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蚯蚓依靠肌肉收缩并与刚毛配合而进行运动。通过以上实验证明提出的假设是正确的。
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同时,更要倡导教师探究性的教学,在实验教学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注重实事求事的科学态度,更要渗透探究思维和逻辑,让学生体验科学的实验过程,有利于探究精神的培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生物学实验,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每一种发明和创造都是来自实验和实践,改进生物实验教学有利与开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学习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