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纲包括哪些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29 10:0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14 07:22
苔纲的主要分类依据和常见属
一、叶状体苔类的分类特征和常见属的识别
叶状体的苔类主要依据下列各项作为分属的依据:
1.胞芽杯:叶状体背面进行营养繁殖的杯状结构,内产多个胞芽。这一特征是地钱属的显著特征。
2.叶状体的形态和色泽:有的叶状体宽厚,如蛇苔属(Conocephalum),宽1至2厘米,长5至10厘米,多次二叉分枝,革质,深绿色,略具光泽,地钱属叶状体的长、宽仅稍小于蛇苔属,谈绿色或深绿色,边缘呈波曲状;石地钱属较前二属窄而短,长2至4厘米,宽3至7毫米,先端心形,深绿色,亚革质,无光泽;紫背苔(Plagiochasma rupestre)和石地钱属类似,暗绿色,革质状,腹面黑红色;叉钱苔(Riccia fluitans),窄细带状,长1至6厘米,宽0.5至2毫米,多回叉状分枝,密集生长,淡绿色。
此外,还有的叶状体为辐射状二歧分叉,外观呈圆盘状,淡绿色,肉质,直径1.2至1.5厘米。此即为钱苔(Riccia glauca)的特征。
3.气孔和气室:气孔和气室的有无及其结构是属、种重要的特征。叶状体上有气孔、气室的常见属如地钱属、蛇苔属、石地钱属、紫背苔属、叉钱苔等。但它们的结构则又有所不同。如地钱属为烟囱型气孔,在叶状体背面即可见菱形小格,即其气室的界限。蛇苔属、石地钱属、紫背苔属都是单一型气孔,但蛇苔属气室中的同化丝切面观时直立,未端细胞呈梨形,从背面观时,其菱形小隔的气室界限最清楚。而石地钱的气室中的同化丝彼此交织连接,背面观时气室界限不明显。至于叉钱苔的气室呈多角形,为单层绿色细胞相间隔,气孔小,周围仅4至6个细胞。
另外一些叶状体苔类无气室和气孔的分化,常见的如带叶苔属(Pallavicinia)、钱苔、绿片苔(Aneura pinguis)等。
4.从雌、雄器托的有无和长短上区分:
(1)既具雄器托,又具雌器托,托柄都较长,雄器托的托盘为圆盘状,具浅波缘,雌器托的托盘具9~11条指状芒线。此即为地钱属的特征。
(2)仅具雌器托,不具雄器托。如蛇苔属、石地钱属、紫背苔属、带叶苔属、绿片苔属等。其中紫背苔的雌器托的托柄极短,仅数毫米长,托柄上下两端均具毛。
(3)既无雄器托,又无雌器托,,性器官埋入叶状体内。如钱苔等。
5.从白族子体的形态结构上区分:苔类的孢子体大多很小,但其形态和结构也有多种。如地钱属的孢蒴为长圆形,黄绿色;蛇苔属的孢蒴棍棒状梨形,有短柄;石地钱的孢蒴球形,黑色,成熟时,自顶部1/3处不规则开裂;紫背苔属的孢蒴均包在大的球形贝壳状二裂的总苞中。以上各属或种的孢子体均蒴柄极短。
叶状体苔类中的角苔属,不仅叶状体结构简单,无气孔气室的分化,其孢子体也特殊,没有蒴柄,孢蒴长针状,具蒴轴,成熟时二瓣纵裂。
二、茎叶体苔类的主要分类依据
1.叶3列或2列:
(1)叶3列:着生在茎枝上的叶有3列,即2列侧叶和1列腹叶。侧叶和腹叶多不同形,侧叶一般较大。不少种类的侧叶又分化为背瓣和腹瓣,腹瓣一般较小,背瓣多不同形。如耳叶苔属、光萼苔属(Porella)等;也有一些种类的侧叶无背瓣和腹瓣之分,如齿萼苔属等。
(2)叶2列:茎枝上仅有2列侧叶,没有腹叶。如扁枣苔属(Redula)、叶苔属等。
2.蔽前式和蔽后式:
(1)蔽前式:背面观时,每片侧叶的前缘蔽覆前面叶片后缘。如耳叶苔属、光萼苔属和扁萼苔属的一些种。
(2)蔽后式:背面观时,每片侧叶的后缘蔽覆后面叶片的前缘。如齿萼苔属、光萼苔属、羽苔属和叶苔属的一些种类。
第三节 藓纲植物的分类依据和常见属
一、藓类配子体的外形特征
1.藓类配子体的生长形式:藓类配子体茎枝的生长形式有多种,是鉴别藓类常见科属的依据之一。
(1)直立:茎枝略与地面或其它基质垂直,密集丛生,或稀生。常见属如黑藓属(Andreaea)、丛藓属(Pottia)、墙藓属(Tortula)、小墙藓属、扭口藓属(Barbula)、紫萼藓属。葫芦藓、立碗藓属(Physcomitrium)、真藓属(Bryum)、丝瓜藓属(Pohlia)、虎尾藓属(Hedwigia)。仙鹤藓属(Atrichum)、小金发藓属、大金发藓(Polytrichum)等。
(2)倾立:藓类的茎枝与基质呈小于90°的角生长。如白发藓属、羽藓属等的一些种。不少藓类既可直立,又可倾立。
(3)匍匐生长,茎枝平铺基质:常见种类如青藓属(Brachythecium)、绢藓属(Entodon)、灰藓属(Hypnum)等。
(4)主茎横卧,枝茎直立或倾立:常见种类如鼠尾藓属(Myuroclada)、羊角藓属(Herpetineuron)牛舌藓属(Anomodon)等。或者茎直立,又有匍甸分枝,如提灯藓属(Mnium)、走灯藓属(Plagiomnium)等。
(5)主茎紧贴基质,枚茎悬垂:如悬藓属(Barbella)等,水生的某些藓类,如水藓属(Fontinalis),主茎匍匐横展,支茎悬垂漂浮。
2.藓类的分枝类型:藓类的分枝类型很多,有的茎单一不分枝;有的叉状分枝;有的具稀疏不规则分枝;有的为树状分枝或羽状分枝(如羽藓属等),这也是识别藓类的依据之一。
3.藓类配子体的颜色和光泽:藓类配子体的颜色大多呈绿色,但其深淡和色调有根大的差异。如白发藓属多为灰白色或灰绿色,牛毛藓属(Ditrichum),紫萼藓属为深绿或黑绿色,黑藓属为棕色或棕黑色,红叶藓属(Bryoerythophylum)老时呈红色,真藓(Bryum argenteum)(银叶真藓)为银白色或灰绿色等。
另外,还有一些薛类,在光下呈现有绢丝的光泽,如绢藓属、青藓属、鼠尾藓属、灰藓属、塔藓属等。这一特征是识别藓类植物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藓类叶的特征
藓类叶的特征,包括叶序、叶形、叶的细胞结构、中肋等,均在分类中具有重要作用。
1.叶序:指叶在茎枝上的排列方式。藓类叶序是螺旋排列的,但通常有2、3、5和8纵列之别。如对叶藓属(Distichium)、凤尾藓属等为2纵列;水藓属等为3列;泥炭藓属和提灯藓属等为5列;黑藓属、葫芦藓属等为8列。
2.叶向一侧弯曲:有些科属的叶,虽在茎枝上螺旋着生,但其重要特征是叶皆明显地向一侧弯,如曲尾藓属(Dicranum)、拟白发藓属(Paraleucobryum)、白发藓属(Leucobryum)、白齿藓属(Leucodon)、镰刀藓属(Drepanocladus)、牛角藓属(Cratoneuron)、灰彝属(Hypnum)等。
3.叶形:藓类的叶形有多种,亦为识别藓类科属的依据之一。如卵形、长卵形、心形、披针形、线形、舌形、近圆形等。有的基部两角下延呈燕尾状,如燕尾藓属(Bryhnia);有的基部呈鞘,如对叶藓属等;有的叶的尖端扭曲,且具横波纹,如塔藓属,有的叶延伸出前翅和背翅,如凤尾藓属等。有些藓类叶边背卷,有的有明显的边缘分化,有的无边缘分化,有的有锯齿,有的无锯齿等。
4.中肋:藓类无叶脉,但多数叶的中央有1条或2条中肋,仅极少数无中肋。小肋的数目、长短、粗细等是识别藓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1)具1条中肋:大多数藓类仅具1条中肋,但其长短、粗细各有不同。如紫萼藓属、墙藓属、真藓等的1条中肋长,突出叶尖形成白色毛状尖;葫芦藓属的中肋长达叶尖或稍突出叶尖;羊角藓的中肋尖端常扭曲;鼠尾藓的中肋一般仅达叶的中部:镰刀藓属和燕尾藓属的中肋达于叶中部以上等。
(2)具2条短中肋:有些藓类具2条中肋,如绢藓属为2条短弱的中肋(有时退化);塔藓属也具2条短中肋。
(3)无中肋,极少数藓类的叶无中肋,如泥炭藓属、黑藓属、虎尾藓属、曲尾藓、水藓属等。
5.藓类的叶细胞:藓类的叶绝大多数仅由一层细胞构成(除中肋外),少数藓类的叶由多细胞组成,如白发藓属等。藓类叶细胞的基本形态有两类:一为等轴形,包括圆形、方形、多边形或长方形;一为长轴形,包括菱形、狭长形,细胞两端多尖削。同一个藓类叶片的细胞,其形态多不一样,一般说,叶基部的细胞较上部的大或延长,或基部细胞无色透明。极少数叶上部细胞长形,而基部的细胞为短方形,如银藓属(Anomobryum)。也有的叶上部细胞无色,而下部绿色,如真藓(银叶真藓)。白发藓的叶,仅中央具1~2层绿色的小细胞,纵列。这些细胞的两面部为数层无色细胞围绕。金发藓的叶在腹面(近轴面)还具有多列纵长的细胞,称为栉片。泥炭藓的叶细胞由长形的绿色小细胞和大形具水孔及螺纹的死细胞组成。
此外,尤需强调的是藓类叶的角细胞和细胞壁上的疣和乳头这两项重要特征:
(1)角细胞:藓类叶基部两侧称为叶角,有的藓类其叶角的细胞有明显分化,往往大形、无色或橙黄色,以别于叶部的其他细胞。如绢藓属、牛角藓属、鼠尾藓属、曲尾藓属等。也有不少藓类无角细胞的分化。
(2)疣和乳头:藓类的细胞壁有的是平滑的或有壁孔。但有的壁上具疣或乳头。疣是胞壁加厚隆起所形成,疣的种类也有多种,如单疣、叉疣、密疣、马蹄形疣等。乳头是胞壁和胞腔同时突出所形成,如湿地藓属和小墙藓属等。
波叶提灯藓 珠藓 大叶藓
三、藓类配子体的生态分布和生活习性
藓类植物和其它植物一样,有些种类分布很广,我国南北方都有生长,如葫芦藓属、绢藓属、金发藓属、真藓属等。但有不少藓类的生态分布的地区性强,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也不一样,其中有些特征也是重要的分类依据,如水藓属,柳叶藓科中的镰刀藓属、牛角藓属等为水生藓类。生于干旱岩石表面的多为紫萼藓属、缩叶藓属等;土壤上生长的常见科主要为丛藓科、真藓科、葫芦藓科、金发藓科等。葫芦藓除了生于墙脚、村边有机质丰富的潮湿土面以外,也常和长蒴藓在火烧过的林地上形成繁茂的群落,但在潮湿的岩石缝中的土壤上也有生长,生于树干基部或岩面上层上的藓类最常见有绢藓属,生于石灰质墙缝中的有小墙藓属。我国北方和西南高山的针叶林下常有塔藓、大拟垂枝藓和赤茎藓组成的群落。东北的冷杉树干上多有小白齿藓群落。南方马尾松林下常有疣白发藓和地衣中的石蕊属结成的群落等。
悬藓 万年藓
四、藓类孢子体的形态特征
藓类的孢子体由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孢蒴的形态结构在分类中的意义最大,基足一般无价值。
1.孢蒴的形状:孢蒴的形状多种,如球形、圆柱形、梨形、歪斜的葫芦形等。有的孢蒴的蒴台很长,如丝瓜藓属、长蒴藓属等,后者的蒴台可达蒴壶的2倍以上。有的蒴壁表面具疣,如金发藓属,有的具4条纵棱,如大金发藓属。
此外,孢蒴在大小上差异甚大,在蒴柄上的生长状态也多种多样,有的直立,如丛藓科等;有的倾立或平列,如镰刀藓属;有的垂倾,如葫芦藓属、真藓属等。
2.蒴齿:蒴齿在薛类的分类中很重要,除极少数(如立碗藓、湿地藓)外,绝大多数均在蒴壶的口部具有蒴齿。其中的大多数种类有2层蒴齿,即内齿层和外齿层。外齿层的齿片一般较内齿层长,二者的颜色也不同,在质地上内齿层的齿片也较薄,有些种类还具纵裂成的齿毛。具2层蒴齿的常见种类如葫芦藓属、真藓属、提灯藓属等。
另有一些藓类的蒴齿仅1层,如扭口藓属、风尾藓属、四齿藓属、砂藓属、小墙藓属、金发藓科的所有种类等。
无论是具2层蒴齿还是1层蒴齿,其齿片的数目、排列方式、直立还是旋扭等皆有差别,同样是识别藓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3.蒴帽:罩覆于孢蒴上的蒴帽的形态特征在对藓类的识别上也有一定价值。如葫芦藓的蒴帽为基部成勺状的兜形,小曲尾藓的蒴帽亦为兜形,但具长裂口,斜列于孢蒴上;金发藓的蒴帽钟形,且具金黄色毛;木灵藓的蒴帽帽形,基部有裂瓣,上部有立毛等。
以上所述为藓类的一些主要特征,其他还有一些分类依据这里
苔藓植物的观察方法
一、仪器和用具
放大镜,实体显微镜,显微镜,刮针,剪刀,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培养皿,吸管,毛笔等。
二、观察方法
1.野外观察:首先要在自然界认真观察苔藓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群落结构。再进一步观察配子体和孢子体的形态、生长方式、叶的排列和颜色、光泽等,大体判断其纲、科或属。并作好记录。
2.室内观察:
(1)首先将标本整理和清洗干净,如泥土很多,可置培养皿的清水中用毛笔轻洗。
(2)若为叶状体苔类,需用实体显微镜观察其气孔、气室、鳞片和生殖器官等。然后再作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内部结构。
(3)对于茎叶体植物首先也要在实体显微镜下分辨出苔类和藓类。然后再将一段植物体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在实体显微镜下刮其叶片。其方法是左手持镊子,夹住植物体枝端,右手持刮针,从枝端向基部的方向轻刮。尽量使刮下的叶片完整。最后加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叶形和细胞结构。
(4)藓类叶细胞的疣和乳头,最好从其叶缘或折叠的边缘处观察。在材料上加一滴10%的乳酸溶液会稍清楚些。注意将疣和乳头与叶绿体区分开。
(5)对于孢子体,除外形上观察外,应在实体显微镜下解剖,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结构及蒴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