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翻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29 03: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2 04:57
【原文】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①!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②。’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注释】①启:通“晵”,看。②“战战兢兢”三句:见《诗经·小雅·小旻》。
【翻译】曾子生病,把他的弟子召集过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上说:‘战战兢兢,好像面临着深渊,好像走在薄薄的冰层上。’从今以后,我才知道自己可以免于祸害刑戮了!学生们!”
【解读】危机意识
这则故事,讲的是曾子向弟子传达遗言和遗训。他教导给门人的,是他总结出的人生经验。对曾子的遗训,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第一,做人应全身而没,完成大孝。第二,终生进德修身不容易,做人要时刻保持着危机感。
中国古人重视孝道,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到死的时候,保持身体的完整,才算是尽孝。这一点,说起来不是难事,但是仔细想来绝非易事。人的一生多灾多难,即便是谨慎做事,也难免磕磕绊绊,一不小心就会伤及身体。这是第一难。其次,人生在世,严重依赖物质财富,为了维持生命,很有可能与人发生利益争夺。一旦与人争斗,身体受到伤害在所难免。第三,行为不慎则会触犯刑法,而古代刑罚肉刑很多,受刑就会毁伤身体。当然,受伤的情况远不止这些,任何一个意外,都可能受伤。在漫长的一生中,想全身而没,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曾子临终之时,对自己能尽孝而终颇为宽慰,有如释重负之意。关于这一点,古今观念已有重大差异,不再多说。
第二点才是我们要讲的重点,那就是一辈子做好人更不容易。作为孔门高徒,曾子致力追求仁道,渴望成为君子乃至圣人。但是,要真正做到心归仁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是十分艰难的。人的思想心意,如露如电,念念不息,如大海中的浪头翻滚,谁能保证其没有罪恶的念头产生,就算是没有拦颤锋恶念,又怎能保证没有私心杂念?一旦产生恶念或杂念,人心就不再纯粹,就会有失慎独,背离仁道。
更为重要的是,人具有生物的本能,受欲望驱使。这些本能和欲望,驱使着人不自觉简晌地去追求私利,去做利己的行为。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人很难控制自己行为。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按照道德的要求自觉行事,做到谨言慎行,真是难乎其难。故而,曾子才引用《诗经》中的话,反复告诫弟子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人们的心里时常保持着这种危机感是好事。有了这种危机和恐惧,人们才会打洞庆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地处理自己所面对的每一件事。若是以此观之,曾子这种谨慎处世的态度,就不再是保全自身免于毁伤那么简单了,而是一种极为难得的高贵修养。
对于缺乏修养的小人而言,他们是说不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样的话的,因为这种人根本就不在意自己做多少坏事。曾子在《中庸》中说“小人而无忌惮也”,就是这个意思。唯有追求仁道、珍惜自己人格的人,才会千方百计地严格约束自己,怕自己生出坏念头,做出有损人格的坏事。
当然,我们也可以翻出新意,说一切的成功都需要危机意识。对此,我们可以看看身边的那些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大多是仰仗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