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30 19: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02 10:46
绝,和,决的区别
决,本意开凿壅塞,疏通水道。后引申为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河水破堤而出,意味着触目惊心的现实确已发生,所以“决”又引申为决定,如“决断”、“悬而未决”。
再引申为副词,表示一定的意思,如“决不食言”。绝,本义是断绝,如“绝交”、“绝种”。断绝意味着穷尽,“绝”又引申为尽,如所谓“斩尽杀绝”。
再引申,“绝”又有走不通的、无出路的意思,如“绝处逢生”;也可表示无可比拟的,如“拍案叫绝”;又可表示“绝对”,如“绝不同意”。“决”与“绝”都可以用在“无、不、非、未、没有”等否定性词语前面,表示强烈否定。但两者是有差别的。“决”,主要表达主观意愿层面的坚定、坚决,多用在“不”前。而“绝”则通常表达客观事实层面的“绝对”,如绝无、绝未、绝没、绝非。
概括地说,表示坚决时应当用“决”,表示绝对时应当用“绝”。
此外,“绝”还可以修饰不带“无、不”的词语,表示程度很高,“决”没有这种用法。如:“他思如泉涌,停笔时间绝少”。
战争中的歼灭与消灭有什么区别
战争中的歼灭和消灭的区别在——
歼灭是通过战斗方式大量杀伤敌有生力量,使其完全彻底丧失战斗力或被俘。歼灭一般具有针对性,是局部战术用语。
消灭是指通过军事、政治、等多种手段灭失、瓦解敌人力量,使其丧失抵抗能力。消灭的范围更具有广泛性,一般做战略上的考量,不代表敌全部有生力量的完全消亡。
在日常生活中,歼灭也一般用来表示以某种手段让物体彻底灭失。而消灭在日常生活中富含物理性,不一定以战争方式来体现,如消灭老鼠、蟑螂、用农药来灭害虫等……。消灭既是针对物体的一个目的,也是一种手段。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什么意思
意思是,礼、义、廉、耻是维系国家的四项道德准则,如果它们不能被推行,国家极易灭亡。
出自《管子·牧民》,是春秋时期军事家管仲创作的一篇散文。管子一书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
国之四维,《管子·牧民·四维》称:“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国颂》指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冯道传》中归纳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张:展开,推行。
国之四维承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扩展资料:“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国之四维,缺了一维,国家就会倾侧;缺了两维,国家就会危殆;缺了三维,国家就会颠覆;缺了四维,国家就会灭亡。“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礼”指上下有节;有礼,就不会超越节度。
“义”指合宜恰当的行事标准;有义,就不会妄自求进。“廉”指廉洁方正;有廉,就不会掩饰恶行。“耻”指知耻之心;有耻,就不会同流合污。
因此,治国用此四维,就可以使君位安定、民无巧诈、行为端正、邪事不生,于是国可守而民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