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28 19: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2 13:13
【答案】:C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大致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因此,第二个阶段是认同阶段。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第二个阶段是认同,这个阶段儿童的行为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儿童虽然对道德行为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认知和体验,但能表现出与榜样相似的行为。内化就是思想观点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与自己的已有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因...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认同是其经历的第二个阶段,它是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因此,答案选C。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如他们对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可能会有这样的说法:赞成者会说,他的妻子需要这种药,他需要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反对者则会说,他的妻子在他...
请问一下您,您帮忙找到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的试题(选择题)是哪里可以找到...9.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依从,接受,认同,内化)10.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线性关系,u型关系,倒u型关系,平行关系)11.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学生,人和动物,动物,儿童)1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望梅止渴,蜘蛛织网,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13.“举一反三...
简述个人道德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12岁)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包含如下的一些特征。1、道德发展的各阶段都是一个“结构化了的统一体”,一个有组织的思想系统。2、每...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阶段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又称为权威阶段。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又叫做可逆性阶段,开始按照内在标准进行...
道德自律包括三个环节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3、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
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一是依从,二是认同,三是内化。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内化指在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