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芍'与'赤芍'的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5-28 16:3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3 20:31
芍药(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赤芍酸、苦,凉。①《本经》:“味苦,平。”②《吴普本草》:“桐君:甘,无毒。歧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③《别录》:“酸,平微寒,有小毒。”④《本草衍义》:“味涩苦。”入肝、脾经。①《珍珠囊》:“足太阴脾经。”②《汤液本草》:“入手足太阴经。”③《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④《药品化义》:“入肝、小肠二经。”⑤《本草经解》:“入心与小肠。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3 20:31
赤芍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用法用量】 6 ~12g 。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http://baike.baidu.com/view/283185.htm
白芍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
【性味归经】苦酸,凉。入肝、脾经。
【功用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http://baike.baidu.com/view/41879.htm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3 20:34
中药芍药以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芍药甙。该成分具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血注,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痛、抗炎、抗溃疡等多种作用;特别是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白芍对肝巨噬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可使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30%,所以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还证实炒白芍主养血,生白芍主平肝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3 20:30
1、取材
白芍:芍药的栽培品的根,去皮加工。
赤芍:川赤芍及芍药的野生品或栽培品的根,不去皮加工。
(清朝以前是以花的颜色来区分赤白芍)
2、功用
白芍:敛阴柔肝缓急止痛。
赤芍: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3、主要应用
白芍:血虚证,协肋脘腹疼痛证,四肢拘挛证,肝阳上亢证。
赤芍:温病热入营血,血瘀证,目赤肿痛,臃肿疮疡。
4、分类
白芍:属补虚药中的补血药类
赤芍:属清热药中的清热凉血类
5、其他
(1)《神农本草经》中统称芍药。
(2)梁代《本草经集注》中首分赤白芍。
(3)曾有“白补而赤泄,白收而赤散”的说法,可参。
(4)仲景时代尚不分赤白芍,今用《伤寒论》中原方,究其理义多用白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3 20:29
芍药(其根)入药,有赤芍和白芍之分。赤芍味苦,性凉,具有化瘀、止痛、凉血、消肿的功效,对肠风下血、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分析,芍药含有芍药甙、安息香酸、挥发油、树脂、糖类、淀粉等,对痢疾杆菌、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镇静和抗惊厥的作用。
白芍为毛莨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除去外皮的根。性凉,功效与赤芍基本相同,传统上多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主治头晕、头痛、胸胁疼痛、痢疾腹痛、阑尾炎腹痛、腓肠肌痉挛、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
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