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的风土人情,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速度啦啦啦啦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17:0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08:14
民俗文化
麻涌镇有"中国曲艺之乡"之称,全镇现有18个曲艺中心,经常性举办广场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救灾复产义演、文化高地直播车、首届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打造文化强镇开创了良好的新起点。
"曲艺之乡"
古今往来,麻涌人对粤剧曲艺情有独钟。人们不仅喜爱听,还会弹唱编演。麻涌有着浓厚的粤剧曲艺氛围,主要是受其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生活在古老而朴素的水乡,出门见水,举步登船,陆路交通难以连接。人们以水田耕作为主,随潮涨潮落安排作息。每当农闲和潮涨时候,乡民喜欢三五成群聚于树荫下或凉棚、祠堂里,谈天说地,说书弹唱。使有天分的曲艺爱好者越来越多,兴起时自家出钱或众人集资派人往省城买回部分乐器与服饰,逐渐形成自娱自乐的民间组织。之后,有的外出拜师学艺,有的请师教习基本功,使各村的曲艺队伍迅速扩展,艺术水平逐步提高,成就了一方特色。1999年,经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广东省曲艺家协会的专家评定,麻涌荣获首批《中国曲艺之乡》,并在广州南方剧院接受了文化部副*高占祥的授匾。在河边的水幕里,蕉林月夜中不时传出胡横箫,悠扬入耳。偶然间,又一曲婉转凄楚的《胡北归》从凉棚、祠堂荡出,见声见情,缠绵哀怨,粤韵清音可谓绕梁三日……
《香飘四季》
我省人民群众所熟悉的、享有盛名的作家陈残云,1958年至1960年受*的委托到东莞农村体现生活,挂职县委副*。在挂职期间,他在东莞水乡麻涌大步村蹲点,并挂职麻涌*副*。他立足农村,深入生活,了解民情,并以我国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背景,党带领广大农民热火朝天地走农业集体合作化*道路为题材,创作了具浓厚的乡土风情和独具水乡特色的长篇小说《香飘四季》,真实的描写了当时在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热情地歌颂农民的新生活。《香飘四季》创作于1961年1月3日,1962年3月31日于广州花城出版社出版问世。1963年下半年,陈
残云分别在北京和东莞召开《香飘四季》读者座谈会,在这基础上,把小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故乡情》。1965年下半年,电影《故乡情》在麻涌、大步及附近村庄取材开拍,是年年底完成外景拍摄工作。小说《香飘四季》深深地刻在社员群众心中,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赛龙舟
龙舟始因纪念"屈原"而兴起装造的长艇,之后民间把长艇加以改装修饰作为体面,在江河上竞渡一番,逐渐成为一种水上运动项目。时至清代末年人们先后把长艇统一改装成8.5丈长的"大龙"。每当节日到来,周边各村的龙舟不约而同响起锣鼓,集于江面上,相互礼让一番后,擂起锣鼓齐头并进,确实为水乡民间人皆共赏的一项大型体育活动,之后便分别形成各处不同日期的"龙舟景"。至今,麻涌镇仍保留的龙舟景有麻涌景(五月十六),漳澎景(五月初九)、鸥涌景(五月十八)。改革开放后,我镇经济迅速发展,群众性的赛龙舟活动蓬勃发展,各村各乡新装造了龙舟,竞渡出现了新热潮,至今举行了七届"企业杯"龙舟赛。
舞狮
舞狮在我镇流行已久,每逢新春、喜庆日子及各类大型活动,人们喜爱舞狮,以示吉祥。尤在新春伊始(年初一、二、三日),富贵人家邀请一班入屋拜神祈求家宅平安、丁财两旺。表演舞狮,由大头佛引路,打响有节奏的高边锣鼓、主人家点燃喜炮欢迎,并挂青给醒狮采青以作报酬,此项活动流传至今,深受群众欢迎。建国之初,我镇曾有"志信堂"舞狮班,设馆于麻四村八坊两江祖祠内,由武林名师萧基从广州回乡执教授徒。同一时期,活跃于麻涌狮墰的还有麻一村四坊的袁炳均,他先后从事于香港、广州等地的名门狮班活动,深得名师指拨。我镇范围内在原有基础上,各村组织的狮队有麻四、新基、大步、南洲、华阳等村,继承和发扬了舞狮这项传统文化,每年过节,各大喜日子,各村都能派出狮队表演助兴,锣鼓喧天,观者如潮,水泄不通,其乐融融,深受群众欢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09:32
横沥牛墟
横沥“三、六、九”在广东农村拥有很高的知名度。所谓横沥“三、六、九”是指每逢农历以三、六、九为尾数的日子,广东各地客商、农民就云集横沥,参加设在这里的耕牛交易墟市。横沥牛墟繁盛时,广州每逢墟日都安排一趟专列开往横沥,方便人们前来趁墟。
每到墟日,横沥牛行热闹非常。“牛经纪”(又称牛评议人、牛中人)穿梭其中,是交易里举足轻重的角色。
横沥牛墟起源于明末清初,与三水西南、鹤山沙坪并称广东“三大牛墟”。以耕牛交易量大,经营时间长而闻名远播,横沥的商贸发展,和牛墟的兴盛息息相关。
横沥牛墟交易地点曾几度变迁,1995年位于镇区骏马路的现代化横沥牛行正式建成,横沥牛墟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牛行占地面积19980平方米,建筑面积22980平方米,是目前东莞最大单项耕牛市场。牛行设计美观、具浓厚的园林特色,内设果林区、试耕区和园林式的交易区,并配有牛宾馆、牛泳池、牛花园、牛医院和金牛酒店,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横沥牛行买卖牛只品种甚多,水牛、黄牛、牛仔、壮牛、残牛样样俱全,行内有经纪当场评价议价,买卖双方当场交易。长期以来,来自本省、山东、安徽、湖南、广西、福建等地的牛客络绎不绝。现今,每逢新历每三、六、九墟日,牛行成交量少则百多头,多则上千头。这些牛不但畅销周边地区,还远销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横沥“三、六、九”,在新世界仍焕发出它特有的魅力。
望牛墩“七夕贡案”
七月初六晚“拜七姐”是莞邑传统风俗之一,始于五代,尤以水乡望牛墩为盛。*民俗学家、篆刻家东莞人邓尔雅就有记家乡风俗《癸亥(1923年)七夕竹枝词》云:“纸醉金迷斗巧工,民间俗尚仿深宫。改将七夕从初六,南国犹存五代风。”并注:“七夕改为六夕,始于五代。以七夕诸大臣须赴宫乞巧会也。”可见莞邑地区陈贡案,摆巧物,拜“七姐”的民间习俗历史悠久。
望牛墩“七夕贡案”的特色在于所有巧物均以农作物和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作为制作材料,民间艺人手工制作而成。如以开心果壳制腊梅,白米砌菊花,洋蒜衣作莲花,鸡蛋壳制灯,冬瓜瓜仁镶龙柱,染色灯心作凤烛,蚬壳粉制芙蓉吐蝶花,红瓜子作樱桃花,矿泉水瓶制酒杯、手绣小花鞋等等。所制巧物栩栩如生,美仑美奂,尽显民间乞巧艺术之美。2006年代表东莞参加广东省首届文化遗产成果保护展,得到了朱小丹、雷于蓝等省领导的广泛赞誉,2007年先后入选东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作为省申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广东省博物馆和东莞市饮食风俗博物馆都分别收藏有望牛墩的七夕贡案。
二月初二“卖身节”
云南傣族的“泼水节”远近闻名,在东莞的东坑也有一个特别的民间传统节日,全镇的男女老少和外地客人纷纷走上街头,互相泼水、射水作乐,以祈求一年的好运,这就是当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卖身节”(也称“射水节”、“欢乐节”)。
东坑的“卖身节”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该镇塘唇村出现的“卖身”现象(即出卖劳动力)。当时,一些没有自家田地的青壮年,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纷纷到街边,头戴斗笠,身披粗布巾,以示“卖身”,等着财主前来雇请。有田地的财主也在这一天来塘唇村,挑选卖身的青壮年,一雇就是一年。
后来,人们又传说有天上的神仙在“卖身节”这一天下凡到东坑来普济众生,于是,“卖身节”便越传越开,也越传越神奇,远近客商纷纷在二月初二云集东坑,以祈神仙赐福,走时还要买件物品带回家,以示遇到仙人,因此又称“遇仙节”。
“卖身节”历经数百年而不衰,随着时代的变迁,“卖身节”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但人们依然保留了这天前往镇上赶集的传统。解放初期,人们又称“卖身节”为“翻身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卖身节”演变成了“射水节”和“欢乐节”。
近年来,东坑人民把这一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保持下来,沿袭了“卖身节”这个古时的名称,并赋予新的涵义。将这一传统节日逐步发展成为“*搭台,经贸唱戏”的大型招商和商贸活动的节日。
桥头日
“桥头日”是东莞市桥头镇一年一度的镇庆日,已成为桥头镇的传统节日。其起源于1987年7月,该镇*九届一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6月28日定为“桥头日”。其意义是:“桥头日”为桥头镇人民的欢庆节日,通过邀请本镇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投资设厂的外商宾客,各地的嘉宾、乡亲和有关领导,与全镇人民共聚一堂。欢庆桥头镇一年各项事业的日益进步,检阅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亲身感受政通人和的盛世丰年,携手共商开拓进取的宏图大计。“桥头日”是联络乡情,广交朋友,增进友谊,招商引资的盛会。
大岭山蛇宴食肆
岭山镇烹制蛇宴十分讲究,炖蛇汤用硕大的陶缸作容器,以燃烧中的木糠柴火“焖”成,味道浓郁,食客连喝十碗八碗不腻。
三禾宴
民间习族;东莞的水乡片,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年夏秋之交,禾花飘香,稻谷金黄,以禾花、稻谷为食物生存的禾虫、禾花鲤鱼、禾雀到了这个季节,都长得肥胖鲜嫩。人们将禾虫、禾花鲤鱼、禾雀捉来,烹饪,摆上宴席,招待客人,俗称三禾宴,其风味别具一格。其中以道窖镇的“三禾宴”最为著名。
龙舟竞渡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全市各镇(区)都有规模和形式不同的“龙舟节”和“龙舟赛”,其中石龙镇、篁村区、万江区、道窖镇、麻涌镇等最有规模和特色,非常壮观。
荔枝节
东莞荔枝有“岭南第一品”、“果王”之美称,每年六月至七月荔枝成熟之际,全市各镇都相继举办“荔枝节”,节日期间有大型文体活动,商贸活动等。最引人的是游人和客人亲身到荔枝园采尝鲜荔枝,别有一番风趣。其中大朗镇、寮步镇、大岭山镇、常平镇石碣镇、石龙镇等主要产区最有特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7 11:06
楼上好强,我系麻涌人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