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 译文这首诗的意思?66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25 03:2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17:57
意思是:
九嶷山上空白云飘飘,两名妃子乘着微风翩翩下山。青青的竹枝上闪烁着泪光,片片红霞若天风织成绚丽的衣衫。
洞庭湖水波浩荡卷起白色的浪花,橘子洲当歌一曲感天动地。我将为此而梦回祖国辽阔的河山,在我芙蓉盛开的家乡朗照着清晨的光辉。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原文为:
九嶷山上白云飞, 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写给毛泽东的同学,青年时代办《新民学会》时的老友周世钊的,兼寄李达、乐天宇。此诗作者手迹原题为“答周世钊同学”,后改为“答友人”。
主旨赏析:
这首诗首二句就幻化出一个仙女下山的浪漫飘渺的图像。接着的二句写仙女的音容面貌,其中也植入了杨开慧烈士,诗人早年的妻子的美丽身影,天上人间神人合一,难以区分。斑竹上凝结了万千晶亮的泪珠,而红霞片片是仙女的衣裙,也象征及比喻为杨开慧的英灵。
诗人的怀念之情通过最初的四行之后又来到了一个新的画面,画面不仅令诗人高兴,也可以告慰诗人的朋友以及过逝的亲人、爱侣。诗人从忆念之情转入对欣欣向荣的祖国的感奋之情。接着最后二行诗人再度缅怀故乡,并激励故乡儿女再织锦绣,再创黎明般的辉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律·答友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17:59
答友人 七律·答友人
毛泽东 1961年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注释】:
九嶷山:《史记·五帝本纪》,“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即九嶷山)。”
帝子:指娥皇与女英。舜南巡死于九嶷山,她们俩追到湘江畔,“以涕洒竹,竹尽斑”,自沉湘江,死而为神。楚辞《九歌·湘夫人》首句为“帝子降兮北渚”。
翠微:指青山。传说中九嶷山有娥皇峰与女英峰。
芙蓉国:指湖南省,五代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有“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长岛:有人讲就是长沙的橘子洲。
我欲因之梦寥廓: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题解】
这首诗是写给毛泽东的同学,青年时代办《新民学会》时的老友周世钊的,兼寄李达、乐天宇。他在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致周世钊的信里写道,“‘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薜荔村’,‘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同志,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
【关于友人】
毛泽东的《七律·答友人》中的“友人”是谁,人们一度众说纷纭。但根据后来陆续披露的一些史料,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友人”就是周世钊。毛泽东此诗初稿写于1961年。当时他的秘书林克曾对毛泽东的一些诗词进行抄写。据《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吴正裕、李捷、陈晋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披露,林克所抄写的该诗的标题就是“答周世钊”,而此书版本十分可靠,因此此题应该就是原题。《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明确指出:“1963年他(指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毛主席诗词》时,此诗在清样稿上标题原为《答周世钊》。”“随后,作者在这个标题的周世钊名字后加上了‘同学’二字,最后,他将‘周世钊同学’5字去掉,把标题改定为《答友人》。”1964年1月,毛泽东应《毛主席诗词》英译者的请求就自己诗词中的一些词句作口头解释。其中关于《七律·答友人》的“友人”指谁的问题,毛泽东回答说:“友人是周世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17:55
毛主席《答友人》一诗,其词章伟美之极,又明灿之极。其构制宏丽之极,又巧妙之极。其情感亲切之极,又真挚之极!每每闲暇散淡,其景自呈脑幕,其语自来嘴边。于闲情逸致之中,更增添了一份欣悦。恍若漫步万卉园林,春风徐徐,扇得芳香沁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山之美;帝子乘风下翠薇——传说之美;斑竹一枝千滴泪——物之美;红霞万朵百重衣——云霞之美;洞庭波涌连天雪——水之美;长岛人歌动地诗——人之美;我欲因之梦寥廓——思念之情(由北京遥望湖南空间之景);芙蓉国里尽朝辉——时代之美。现在我们把顺序排列一下便会觉得更清晰完美了。时间(历史)有神话传说之美,空间有云霞灿艳之美,山有雄伟高峻之美,水有磅礴浩淼之美,人有勤劳勇敢之美,物有文彩斑烂之美,诗人因之思念故乡,(兼之)时代有阳光灿烂之美。前面六美并列,中嵌诗人之情,末句以时代之美作结。八句之中,七句言景,一句抒情,何其婉丽!何其亲切!读着此诗,似如眼前浮现一对亲密的朋友在欢乐地摆谈家常哩,摆谈故乡的美,摆谈对故乡的爱啊!“长岛人歌”一句并兼达了对友人的赞誉。从此可见,主席的感情是多么的真挚亲切,多么的平易近人,又是多么的伟大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17:59
【译诗】
九嶷山上空白云飘飘,
两名妃子乘着微风翩翩下山。
青青的竹枝上闪烁着泪光,
片片红霞若天风织成绚丽的衣衫。
洞庭湖水波浩荡卷起白色的浪花,
橘子洲当歌一曲感天动地。
我将为此而梦回祖国辽阔的河山,
在我芙蓉盛开的家乡朗照着清晨的光辉。
【赏析】
诗人这首诗在诗人所有诗作中最为绚丽飘逸,工艺上也最为讲究。前四句妙用古典神话传说,想象力瑰丽斑斓,情景交融,从神仙世界写到后四句的现实世界,可谓举重若轻、自然婉转。
那么这首诗到底要写什么?而且写了什么?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自己的回答:“人对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过去的伴侣,感情总是很深的,很难忘的,到老年就更容易回忆、怀念这些。而‘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就是怀念杨开慧的。杨开慧就是霞姑嘛!可是现在有的解释却不是这样,不符合我的思想。”(引自芦荻《在毛主席身边读书》一文,此文载于1978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
从毛主席自己这段话中,我们明白了作者作这首诗的主旨。而且此诗的题目就是“答友人”,毛主席在这儿所答的友人是他年轻时代在长沙求学时的三个湖南老朋友:林业专家乐天宇、湖南省副省长周世钊和武汉大学校长李达。
乐天宇的家乡在湖南的九嶷山下,故毛主席称他为“九嶷山人”。他在60年代初带领一个科研小组去九嶷山考察斑竹、香杉等情况。后与李达、周世钊(二人均为毛主席的老朋友)聚会,于是决定送几件九嶷山的纪念品给毛主席,其中有斑竹、斑竹管毛笔等。乐天宇还署名“九嶷山人”写了一首七言诗《九嶷山颂》“赠呈毛泽东主席案右”。毛主席收到老朋友们的礼物,分外高兴,欣然提笔写了这首诗相答。
所以诗人这首诗的主题是写友谊与爱情,以及对故乡的无尽眷念。
此诗起首二句就为我们幻化出一个仙女下山的浪漫飘渺的图像。神话传说中舜帝的两名妃子娥皇与女英正依傍了清风在飘飘降临。而九嶷山正是葬舜之处。这二行诗也自然让人想到《楚辞》里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的二行诗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今天二位仙子又从青山白云之间乘风而下了,她们为何而来?为情而来,为美丽的霞姑(杨开慧)而来。
接着的二句写仙女的音容面貌,其中也植入了杨开慧烈士,诗人早年的妻子的美丽身影,天上人间神人合一,难以区分。斑竹上凝结了万千晶亮的泪珠,而红霞片片是仙女的衣裙,也象征及比喻为杨开慧的英灵。犹如唐代刘禹锡《潇湘神》一诗的“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一样,诗人毛泽东也在诗中借“斑竹一枝千滴泪”寄托他对杨开慧的绵绵哀思。这是一种多么深沉的永恒的相思啊!诗人对年轻时的爱侣刻骨铭心的相思,正形象地通过斑竹露珠般的泪花渐渐浸透出来。但英烈的牺牲是美好的,是绚丽的,她已幻化为万千红霞飘荡在祖国万里河山之上。
这首诗整个场景都属湖南,自然所写之情景也立足于湖南。诗人的怀念之情通过最初的四行之后又来到了一个新的画面,这画面不仅令诗人高兴,同时也可以告慰诗人的朋友以及过逝的亲人、爱侣。新中国阵阵汹涌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浪在洞庭湖畔、橘子洲头翻卷一曲感动天地的颂歌响彻湘江大地。诗人从忆念之情转入对欣欣向荣的祖国的感奋之情。
接着最后二行诗人再度缅怀故乡,并激励故乡儿女再织锦绣,再创黎明般的辉煌。其中“我欲因之梦寥廓”化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句,以“寥廓”代“吴越”境界更为扩大,随着这寥廓苍茫的晨景,诗人似乎真的梦回到他芙蓉盛开,朝霞满天的家乡。
另外,再补充一点:“斑竹一枝千滴泪”整个化用清代洪升《黄式序出其祖母顾太君诗集见示》诗中二句中其一:“斑竹一枝千滴泪,湘江烟雨不知春。”但诗人妙化恰切,在上下文的语境中有自然天成之功。